台北捷運公司要與民間企業一起自組物業管理公司,準備去標雙子星;結果被議會質疑,市長柯文哲後來也否決此議。不過,北捷仍要自組公司進軍其他軌道建設車站開發等計劃,柯文哲亦未反對此議。
這是台式的「國進民退」,過去曾經引領風潮的民營化風潮早已退潮,不再有人提起要把現仍為公營的事業民營化;反而取而代之的是國家介入經濟活動與企業經營的力道更強。
北捷組物管公司,要到處搶標各地軌道建設的車站開發計劃,如果有機會也想承攬其它型式的開發案,表面理由是發揮其原有專業、多角化經營,同時以其它收益來補貼捷運本業經營。不過,這種一廂情願的理由,實在難有說服力。
北捷成立的原因非常單純,就是政府花了6000多億元,興建了台北捷運系統,需要有負責經營的主體,台北捷運公司就此誕生;其任務非常簡單,就是作好捷運的經營;而捷運也確實是其最重要的專業。至於其它如土地開發、房地產、物業管理等,因為捷運車站多、開發案也不少,因此可以說其業務亦與此有關。
但再怎麼說,北捷也稱不上是一個專業的土地開發、物業管理公司,其專業能力其實與民間業者仍有距離。所能依侍者大概就是身為公營企業,外界認為「不容易倒」,取得其它企業的合作與融資都較容,條件亦可能較佳;而同為政府部門,取得其它政府標案亦占有利之處。
但不要忘了,公營企業因其經營者不是真正的利益相關者,有其容易發生的流弊,效率亦較低,而這也正是台灣從早年的「公營天下」走向民營化的原因。
台灣經濟發展初期,一來有接收日本時代留下的公司,二來經濟發展初民間實力薄弱,三來政府要以公營事業控制經濟活動,同時從中獲利挹注財政。因此,台灣的公營事業是早期的產業主體,從重工業的石化、鋼鐵、造船到金融、土地開發、交通事業,舉目所望、盡是公營天下。
不過,這種「官營天下」的情況,到1990年代之後改變了,改變的力量有來自島外,也有來自島內。
島外的力量是80年代之後,「新自由主義」抬頭,引領風騷當然是英國的柴契爾夫人與美國的雷根;他們強調市場機制,反對國家干預經濟、反對政府管制商業行為與財產權。他們崇尚小政府,認為減少管制才能提高整體經濟的效率。在經濟政策上,除了各種「去管制化」的政策外,基於提高經濟效率,向來被視為被過份保護、效率低落的公營事業,就成為改革對象,並在全球掀起一股「公營事業民營化」風潮」。
至於島內力量,經濟上是民間企業力量已壯大,與公營力量已隱然有足以抗衡的實力,看著公營事業包山包海、獨占或壟斷諸多產業與商機,當然想打破公營勢力以分一杯羹。此外,在經濟與產業需要再提升時,效率低落、不思長進的公營事業,儼然是阻礙國家經濟進步的最大絆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