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國進民退」?從北捷談一去不復返的「民營化」

2017-12-04 07:30

? 人氣

政治上則是當年看起來國民黨的威權政府是可以萬年執政,公營事業加上黨營事業,儼然成為全台力量最大的「企業集團」;這股力量既影響經濟與產業,更透過此力量支援其政治勢力。在野者與學者要削弱其力量,就只能先從週邊開始;無論是在野黨或自由派經濟學者,莫不全力鼓吹公營事業民營化。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台灣就是在此內外力量逼迫下,走上開放與民營化之路─不論是金融機構或是電信與電視事業的壟斷,都是在這段時間開放,注入民間力量;許多公營事業透過釋股成為民營公司。

不過,這股民營化潮流在首次政黨輪替後即逐漸消退,讓外界意外的是原本大力鼓吹民營化的民進黨上台後,也許是換自己當家後,發現「手上資源多多」是好事,所以不再大力推動民營化,馬政府8年同樣不再提民營化。

結果是國內留下一堆「不官不民」的奇特公司,許多掛牌上市公司,政府持股不到5成,因此都不再是法律定義下的公營企業,可以歸類為民營企業;但實質上政府透過2-3成的持股,其中也包括公營事業之間彼此的交叉持股,牢牢的掌握這些公司─所謂的公股行庫(台銀、土銀等少數政府近百分之百持股者例外)、中鋼、中華電信等國營事業,都是這種不官不民的公司。

在社會普遍對民營化導致「財團化」、官員「圖利他人」有很深的疑慮的今日,想再推民營化,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了;但遺憾的是連維持原先起碼的官民分際似乎都更難,政府有意無意的擴張官營版圖,把手伸進更多的經濟領域中─這種情況類似金融海嘯後,中國政府涉入經濟的力道強化,被稱為「國進民退」的情況是一樣的。

看看動輒數十億、上百億的「國家級」投資公司、基金,政策強勢主導產業,官員腦袋想的不再是如何減少管制、釋放民間活力,而是如何「打國家隊」、如何調用民間資源與資金來「貫徹政策」,儼然是要走上「國家資本主義」之路。相較之下,北捷要自組物管公司,跳下來跟民間企業搶開發案,反倒是「小事一件」了。

只是官員們是否真的深思過這種經濟上的「國進民退」,到底對台灣經濟是好是壞?是飲鴆止渴嗎?未來還有多少浪費與弊案等在前方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