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誠觀點:中國減碳懸崖勒馬

2021-06-02 05:50

? 人氣

中國電力公司均為國企。中國電力規劃完全依五年計劃執行,但為達成減碳承諾,目前十四五計劃所規劃的2025年電力結構即面臨極大困難。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下表為中國2015,2020年之電力裝置容量及個人所知2025年的兩個規劃目標。規劃A為「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提出,規劃B為「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提出,由表可知兩個規劃目標天差地別。

20210531-SMG0034-E02-中國電力裝置容量 (單位:GW, 百萬瓩)
中國電力裝置容量 (單位:GW, 百萬瓩)

最大的差別在煤電與風光電之目標。依規劃A,未來5年煤電仍將增加170GW(1GW為100萬瓩)而達1250GW,但依規劃B,未來5年幾乎不增加煤電,2025年煤電裝置容量將維持與目前相當的1100GW。以風光電而言,依規劃A,未來五年增加300GW而達780GW,依規劃B,未來五年增加607GW而達1087GW。一般人對1GW沒什麼概念,1GW相當於一個核電機組容量,也相當於一個最大型燃煤機組容量,為極為巨大的電力裝置容量,由台灣目前總裝置容量不到60GW可見一斑。以上提及未來五年增加容量都以100GW計,是其他國家前所未見,巨大無比的電力規劃。

依規劃A,未來五年用電需求成長仍有相當大的部分由增加煤電提供。依規劃B ,用電需求成長將由綠電擔綱。由能源專業角度而言,規劃A明顯合理並遠優於規劃B。但若要落實中國承諾之減碳時程,恐怕有其困難。

國際能源發展總署(IEA)報告指出為達2050年碳中和目標,2030年全球煤電基本歸零。雖說中國碳中和承諾晚了十年,但仍然可以引用IEA報告作為參考。與OECD國家相較,中國電力建設近年才是高峯,機組均為新建。一般煤電機組經濟壽命40年,中國、美國及德國燃煤機組的平均投運年限為11、35及30年。2030年達自然除役占比分別為6%、80%及67%。不説別的,如依IEA推算煤電歸零年限,中國付出的代價將遠高於美德等國。

回頭檢討十四五規劃,如果中國真正認真執行減碳時程,則今後不應興建完工不久就要除役之燃煤機組,所以規劃B方符合減碳目標。但問題是規劃B可行嗎?依規劃B的道路,中國未來電力發展只有一個方向:綠能,而其中又以風光電為主。但風光電有兩大特點:第一,發電不穩定;第二,無法全日供電。所以風光電是否能擔綱供應大部分用電完全要看儲能的發展。但儲能奇貴無比,美國今日綠電儲能不到1%,2025年電池儲能目標也只有35GW,約其電力總裝置容量之3%。

暫不考慮稀土產量限制,即使可行。不計天文數字的跨季儲能,只考慮單日儲能。依目前樂觀估計,單日儲能每度儲電費用或可降為10美分,表示電價將翻倍。單以中國未來每年用電10兆度計算,電費每年將增加5兆人民幣,約1兆美元,這是連美國都無法負擔的電費,遑論中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

陳立誠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