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疫情停止上課帶來的衝擊
當疫情來到了新一波高峰,在雙北宣布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停止到校上課後,一天後教育部則是加碼宣布全國各級學校停止到校上課,實施居家線上學習。遠距教學需要的資源,包含網路、載具之外,部分電視臺的頻道也徵用作為播放學習影片之用,而家長也被迫肩負起照顧的責任,因著疫情展開了新的學習型態。
從新的上課型態來看,並不是每個人的家裡都能夠支援線上學習所需要的硬體設備,縱令教育部提供了4G的SIM卡支援,學生也不盡然都能熟悉操作。而對學校的老師而言,面對眾多的器材借用、線上課程的整備,在隔天就要執行政令的情況下,縱使防疫重要,卻也面臨龐大的壓力,得及時處理。
對家長來說,陪伴家裡的學生上學,除了要緊盯他們使用3C產品的時間,是否專注學習之外,也必須和學生一起面對線上學習產生不專心等狀況。這不僅考驗著家長如何處理學生的脫序行為,突然相處時間拉長,也加劇了原先可能有的衝突。事實上,對家長來說,掌握學習的節奏,使學生專心於線上同步或非同步的課程,本來是一件具有挑戰性的事,更難以兼顧在家工作,因此不少家長抱怨在家上班比原先到公司工作還疲累。
對現場教學的教師而言,除了可能自己家中也有需要照顧的學生之外,線上同步或非同步課程的授課,也是面臨臨時轉換的挑戰,包含熟悉需要的器材、充分與學生互動、乃至於指導學生澄清觀念等等,而學校相應的教學進度,也可能在線上課程的進程中,難以掌控。
以學生的角度來看,少了學校規律的作息,各種拖拉或者是心不在焉都可能發生,恐怕間接影響學習成效。對考完升學測驗的國三、高三學生而言,原先多了不到學校的理由;而對其他年級的學生而言,則是面臨家庭社經背景造成學習情境不同,恐怕加深了學生間的學習落差。
後續可能的政策規劃與檢討
停止到校兩周衍生了許多托育、照護的問題,也是個一起思考臺灣的學生是否還需要這麼長在校學習時間的好機會。倘若在家學習,特別是非同步的課程,學生一樣可以達到不錯的學習效果,那麼相較於其他國家,偏長的學校上課時間就值得深入檢討。從過去學生提案希望延後到校、提早放學、增加睡眠或課外學習時間等議題,都值得在這波疫情後加以檢討。
政府單位應該藉此機會深入的了解這次停止到校上課造成的效應,也透過這個被迫全面性的實施在家學習,探討將來的教育資源分配,以及減少通勤上課的可能與效益。並且評估家庭社經落差所造成的學習差異,逐步改善教育機會不均等的問題。
學校的教師及行政人員也可以藉著這次機會,了解到底哪些不必要的會議可以乾脆省去。減少不必要的行政措施,通常能有助於老師發展專業。另外,教師也可藉機發展出非同步的數位學習或者是同步的線上學習課程,來藉此增進學生的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