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教育》臺灣雙語教育下「天龍地虎之別」的困境

2021-06-28 05:50

? 人氣

尤其在進行學科與語言整合時,除了各科的上課教材外,各領域免費的英文讀本和英文資源平臺也要跟上規劃,特別是文學、社會、科學等,大量地提供隨手可得、符合各年級的閱讀輸入材料,是在以英語為外語中營造小型「以英語為第二語言」環境的有利模式,同時也是提供相對上比較弱勢的家庭孩童,在學習英語上一個比較公平的立足點。對於弱勢孩童,教育資源(如5G網路建置)應重點放置於偏鄉,才能避免城鄉差距越來越大。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有效的英語學習應自然沉浸在環境裡

英語教學界通常以英語為「目標語」,在學習的環境內分為「以英語為第二語言」(ESL)及「以英語為外語」(EFL),上述也概略提到。

在以英語為第二語言環境中的學習者,離開學校課堂後,仍處在「目標語」的環境中,因此可藉由課堂上所學到有限的「目標語」聽、說、讀、寫技能來解決生活上的問題,如:看路標、電視、報紙、廣告、聽廣播、待人接物、與陌生人互動等,在在都提供了學習者大量的真實語料。此外,以英語為第二語言情境中的教師或學校,可藉由各種方法,讓學生跟英語母語者頻繁互動,有效地將英語學習由教室延伸至學校外的整個社區或社會。

相反地,在以英語為外語環境中,學習者獲得「目標語」輸入的機會通常僅限於課堂,其來源主要是教師與教材,與以英語為第二語言環境中相較,量少、單一且難以運用於課室之外。學生出了課堂,便回歸其母語環境,即使英語教師善用課堂的每一分鐘,其「目標語」的輸入量仍有限。

英語教學者克拉申(Stephen Krashen)於1983年提出「習得」(acquisition)和「學習」(learning)的區別。他認為,發展第二語言的首要方法是「習得」,它取決於實際在溝通的語言運用。在這個意義上,如同第一語言的習得,是一種「自然的方法」,其特徵是自然、直覺且近於潛意識,例如:學習母語。

第二種方法是憑藉「學習」。「學習」的特徵則是有意識且刻意的反覆練習、記憶,例如:早期學校的英文文法、單字課。「學習」常流於形式,又常涉及大量(如:文法、拼字)糾正,可能會導致學生的興趣減低,這些是教學者須多加留意的。

雙語師資應大量培養本地教師為主

除了學習環境之外,雙語教育的實施,師資是極大的問題。雙語師資從成本及現實面考量,應以培養本土教師為主,外師為輔。外師可採遠距互動教學,大量培養本地教師是充實師資的關鍵。雙語教育和雙語社會,是我們自己的,不是外國人的,我們共享相同的文化背景和社會生活,樂意長期耕耘,這不是來臺灣當過客的外籍教師可以勝任的。

教育部應該加速高教系統培育專業的雙語教師,整合利用有師資培育體系的大學各系之強項,解決過渡時期的資源不足。另一方面,培養種子老師,成立巡迴雙語團隊到各校做評鑑及協助,尋找及研發有效的教學教法,建立臺灣公立學校與國際學校的交流等,皆為可採行之法。

未來營造「以英語為第二語言」環境的兩面向

綜上所述,未來在營造英語為第二語言環境應注意兩個主要面向:一個是社會和家庭的以英語為第二語言環境;另一個面向,則是學校英語教育當以英語為第二語言為目標。臺灣的英語教育長年以來是以英語為外語為主,如何轉變和改善,是基礎工作。

整體來看,如何全面改善英語教育的課程、師資、教材和教學法,是在現階段比雙語教育更為重要,也是進入雙語教育前必先做好的基本功。現今距「2030雙語國家政策」不到十年,政府如何將臺灣以英語為外語的環境轉化為第二語言的環境,裨益我國孩童在日常生活中「習得」英語,為當務之急。

*作者為諄筆群主筆

喜歡這篇文章嗎?

諄筆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