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近年已處於高齡化、少子化危機,預估在不久的將來,將進入超高齡社會。台大社會系教授薛承泰16日針對此議題進行演講,演講中大略講解台灣近年人口變化,雖然目前看來面臨挑戰,但老年化是不可逆轉,健康餘命能延長是努力的目標,而人口老化是趨勢,會帶來壓力,但這不見得是悲劇,要知道壓力為何才有機會開發潛能。
財團法人龍應台基金會16日於華山文創園區舉辦思沙龍活動,今天探討的主題,是「人口與未來:當街上沒有孩子」,邀請曾擔任過台北市社會局長與政務委員的台大社會系教授薛承泰進行演講。
全球每10至12年增加10億 到110億人後下降
薛承泰表示,西元1800年,全球出現10億人,1930年出現20億人、1960年30億,之後每10至12年增加10億,2010年已經70億人,依照預測,會在出現110億人之後開始下降,不過小孩人口未來卻只會停留在20億人,整體人口增加,全球小孩人數卻停滯,所以人口增加是逐漸老化的人口在推動。
薛承泰表示,台灣2014年平均壽命是80歲,相較全球平均或已開發國家都較高,目前是出生少、死亡的更少,明年可能就一樣多,目前以日本來講,老人已佔28%,醫療照護、社會保障、經濟動能與教育制度都已受到衝擊。
目前處於非常好人口結構 大學學歷比例全球第1
薛承泰拿台灣與日本比較,日本2017年人口,老人佔28%,15歲至64歲經濟勞動力人口占60%,小孩則是12%,而台灣現在老年人口占13.5%,經濟勞動力人口占73%,14歲以下小孩則佔13.5%,薛認為台灣目前處於非常好人口結構,只要台灣經濟政策是正確的,那動能就是足夠的,而且台灣25到40歲人口群,很可能是全世界擁有大學學歷比例第1名,有這麼好的品質跟結構,絕對不能鎖在這地方,薛認為我們已經錯失一些良機了,薛拿出推估,認為2050年台灣將與日本很接近,2060年則老年人口將會與日本交叉。
至於少子化,薛承泰說,戰後嬰兒潮世代,台灣平均每年出生40萬出生,到1966年後稍微緩和,不過在1976年龍年左右又上升,1985到1996年大約每年30多萬,1996年後下降速度太快,甚至跌破20萬,近5年有拉回到20萬之譜,但薛認為,今年已經不會到20萬,甚至斷言此後不會再有1年超過20萬人出生。
生育率1.2 連聯合國都列管
生育率方面,雖然一路下跌,但在1985到1996也維持在2上下,之後也在1996年左右出現變化。薛承泰說,全世界都探討台灣這段時間發生甚麼事,出生率生育率很多國家會下降,但都是高高低低起伏,台灣則是一洩千里,2003年生育率降到1.23,當時就被聯合國列管為最低10個國家,時至今日15年,少子化在那時就已開始,但那時媒體沒報導、政府沒作為,才是真正危機,現在則維持在1.2左右。
薛認為,從這幾個指標看,台灣老化問題不在趨勢而在速度,不管是少子化速度還是高齡化速度都比別人快,而台灣政策不好做就在於速度過快,政策討論半天 討論完又變樣,進入另一個階段。在生育率低問題方面,薛認為不全然是經濟問題,薛認為,經濟是必要條件,觀念是充分條件,沒錢不太敢生,有錢不一定生很多,薛認為在台灣生育率低,是觀念、也是經濟問題。
台灣平均壽命80歲 不健康狀態7.3年
但薛承泰並不悲觀,薛承泰說,台灣目前平均壽命是80歲,但扣掉健康餘命,不健康狀態是7.3年。薛認為活得老是不可逆轉的,如果人類科技能縮短不健康狀態的時間,能讓平均壽命與健康餘命兩者越來越接近,這是努力的目標。薛認為,人口老化是趨勢,會帶來壓力,但不見得是個悲劇,要知道壓力是什麼才能開發潛能,未來人口預測,絕對比股票還準,雖不中亦不遠,我們知道趨勢,會有壓力,才有機會發揮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