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操作權力貿易,利用貿易達成政治或外交上的目標,並提升本身在國際間的權力強度。因此,其他各國的貿易政策制定者必須積極找出擺脫受圈限的策略,為其在紛雜的世界中開闢出立足之地。
過去各界雖以自由貿易或保護主義的觀點來分析近幾年美國與中國間的經貿糾葛,但都無法精確地解釋當前的美中貿易角力,和中國倡議的一帶一路或「中國製造2025」背後之精髓。
事實上,全球貿易還存在第三種關係,那便是權力貿易(Power Trade)。大國操作權力貿易乃是利用貿易達成政治或外交上的目標,提升本身在國際間的權力強度,並削弱對手國的政治影響力,實現經濟利益則為次要。為達成此一目的,縱然須付出代價亦在所不惜,貿易亦只是達成更廣泛目標的一個手段而已。
德國首重供給效果與影響效果
著名的猶太裔政治經濟學家赫緒曼(A. O. Hirschman)、經濟發展學家羅斯托(W. Rostow)分別以納粹德國的崛起過程及1960年代冷戰時期為例,描繪權力貿易的樣貌。
美國歐巴馬(Barack Obama)政府時代的商業部(DOC)經濟競爭力顧問阿特金森(R. D. Atkinson),則援引赫緒曼與羅斯托的論述,再整合出一個20世紀至今權力貿易發展的軌跡(除了兩次大戰期間)。各時期主導權力貿易的國家,依序是二戰前的德國、二戰後的美國,以及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的中國(尤以2008年金融海嘯後最為顯著)〔見下圖〕。
先就德國來看,早在二戰爆發之前,納粹德國就曾利用權力貿易的手段,提升自身經濟實力與軍事力量,並藉此晉升為國際強權。而德國施展權力貿易的做法,乃是著重於供給效果(Supply Effect)與影響效果(Influence Effect)兩個層面。
在供給效果方面,納粹德國大量進口軍事物資,並將貿易活動導向至週邊友好國家或對手國家,以期控制這些國家的貿易路線。同時,德國也動用國家力量派任本國勞工赴海外工作或進入國內的外資企業,從事商業間諜活動,竊取德國所需的生產技術與科技。
至於在影響效果方面,德國讓貿易對手對自己出口的商品產生依賴性,又透過貨幣操縱等方式拉高進口農產品價格,讓這些貿易對手國難以割捨德國市場,且推遲了這些國家工業化的腳步。
在國家力量主導下,納粹德國有效瓦解國際上的政治反對力量,並透過經濟利益引誘其他國家「不情願」地與其結盟。但德國的權力貿易最後終止於二戰戰敗,取而代之的是將權力貿易發揚光大,並成功轉變為全球霸權的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