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當年在高一開始上生物學,「新陳代謝」這一名詞相當新鮮引人。老師是怎麼解釋的呢?「好比是一位姓陳的來代替姓謝的。」若干年之後,對中、英文及其翻譯認識得多了之後,才知道這位老師是亂講!
查新陳代謝這一名詞的英文是metabolism,首見於1878年,其希臘文原文意思是「改變」,總稱「生物體維持生命的化學作用」。日文譯作「代謝」——「謝」是凋謝的意思,「代謝」意指去舊生新。中文名詞不知何時起在前頭多加「新陳」兩字——「新」與「代」同為動詞,其意思是更新;「陳」的意思是陳舊。換言之,「新陳」與「代謝」意思相近,合起來並用,說明得更清楚。
許多中文的科學名詞都來自日文
何以特別提出這一名詞?因為其翻譯夠水準,有指標意義。堪與其相提並論的,可以指出嚴復《天演論》裡的傑作「物競天擇」(struggle for existence and natural selection)與「適者生存」(survival of the fittest)。
當年許多中文的科學名詞都來自日文。為什麼?日本在明治維新(1868年)時期之前就已經大量翻譯西書。中國最早的科學譯書傳播機構「江南製造局」雖在1868年成立,但當時兼通中西文的人才極為缺乏,通常先由懂西文者(如傳教士)敘述其意再由通中文者寫出,翻譯水準當然不夠高。其中佼佼者有李善蘭,他與傳教士合作翻譯了許多書,也創了許多數學及植物學的名詞。
大翻譯家嚴復(幾道)是到了1897年,自赫胥黎的Evolution and Ethics譯述為《天演論》之後才開始他的翻譯事業。
滿清末年,先後到日本留學或避難的中國人有數萬人之多,他們從日文翻譯(當時多為漢字)得以迅速學到西方知識;耳濡目染的結果,往後對中國的影響極大。
就以「科學」這一名詞而言,嚴復在《天演論》裡本用的是「格致」,1904年清廷《奏定大學堂章程》裡用的也是「格致」。但自1897年康有為首先在中文書中用日譯「科學」之後,透過梁啟超、王國維等人膾炙人口的作品,很快「科學」一詞就取代了「格致」;1902年嚴復出版的《原富》(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就也採用。
翻譯的「信、達、雅」三難
立作名詞,最好是既達意(達)又典雅(雅),既通曉(易)又利推行(簡)。嚴復在《天演論》中的〈譯例言〉首先提到「信、達、雅」三難。既是翻譯,原則上當然應該忠於原文(信);但就翻譯名詞言,則「信」的前提應該是原文恰當,若是原文不恰當或難懂,就應更正之。例如force既已譯為「力」;但electromotive force並不是力,中文改作「電動勢」就十分恰當。
將respiration譯為「呼吸」,tension譯為「緊張」,composition譯為「成分」,sublimation譯為「昇華」(以上4則殆皆沿襲日譯),switch譯為「開關」,osmosis譯為「滲透」,都屬模範之作。將impression譯為「印象」,gene譯為「基因」,sonar譯為「聲納」,音意兼顧,允為佳作。
可惜,這樣的範例並不多見;許多名詞都譯壞了,例子不勝枚舉。譯壞的原因:有些是因為誤解原文:有些是因為弄錯中文;還有些是因為原文有錯,中文將錯就錯。且舉幾個淺近、常用卻可議的名詞為例,簡單說明如下。
「機率」這個詞常見,查係數學名詞probability的翻譯。但「機」這個字實在是弄錯了,乃是「幾」之誤;查「幾率」一詞最早見於中國第一位現代數學博士胡明復(與任鴻雋、趙元任、周仁、秉志、楊杏佛等人一起組織「科學社」)的〈幾率論——科學方法論三〉一文(見《科學》,1917年3月)。
「幾」的意思是接近,「幾率」指「接近的程度」,它相較於原文,既信、達又雅;成語「一蹴可幾」與日常用語「幾乎」裡的「幾」就是這個意思。又,「機」一般多用在「機具」(machine)或「機制」(mechanism)的情形,用到數學裡實在不通!如果不喜歡用「幾率」,大可用「或然率」或「可能率」,「概率」則不太通,「機率」或「蓋然率」則係錯誤。日譯「確率」當不及「幾率」。
有機農業應譯為生機農業
此外,「機」這個字還出現在「有機」、「無機」這些化學或農學名詞中。「有什麼機」呢?又「無什麼機」呢?
查「有機」、「無機」這兩詞乃是襲自日人對英文organic及inorganic的翻譯。Organic的意思原指「有關生命的」(organ可譯為「器官」);inorganic的意思相反,指「無關生命的」。準此,organic與inorganic當譯為「生機」或「非生機」,才信而達意;這裡的「機」指的是「機制」。說「有機農業」(organic agriculture),難道是指「有機具的農業」?或「有機制的農業」?改稱「生機農業」多好!稱為「生生農業」當更佳。
最後一說「自然」。查「自然」(或「大自然」)又是襲自日人對Nature(或the nature)的翻譯。
中國古書中與Nature相對應的名詞當為「天地萬物」(可簡稱「天地」,再簡稱則為「天」;前面說到嚴復就譯natural selection為「天擇」),指涉的是人外之「物界」。
日人為何創造出「自然」一詞呢?想來動機是要給個「現代的」說法。於是去查中國古書,又受到《道德經》裡「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啟示。但他們實在是既沒讀懂古書,也不懂現代科學!
首先,「然」在這裡屬助語的副詞,本身並無意義。《道德經》中說的其實是「道法自」;換言之,「道」自己就存在。「自然」一詞當不可以作名詞用。其次,現代科學講究的是「實事求是」、「就現象探理論」。「天地」或「物界」既已存有,科學家努力去探求其中規律;至於天地到底是「天然有」的,或是「神造」的這種「終極問題」,並非科學家興趣之所在。
所以,若將natural science譯為「自然科學」,不信也不達——其中「自然」既不對,「科學」也難懂。它指的不過是,17世紀伽利略(Galileo Galilei)及牛頓(Isaac Newton)等人所新發展出來的,用「驗實明理」方法所研究的「物學」。
許多現代名詞值得商榷,無奈沿用多年,已積重難返,我們該怎辦呢?法國大化學家拉瓦西(A. Lavoisier)在他1789年名著《化學要義》的〈序〉裡,有一段文字發人深省:「……每一門物質科學必須包括三樣東西:作為科學對象的系列實事(facts),代表這些實事的觀念(ideas),與表達這些觀念的文辭(words)。……文辭須表達其觀念,觀念也須是其實事的圖像。而,既然觀念經由文辭保存與傳播,任何科學語言的改進必伴隨科學本身的改進;另方面,不改良其語言或命名法,則也不可能改良科學。不管任何科學的實事是如何確定,又不管我們對這些實事形成的觀念是如何恰當,若我們缺乏合適表達的文辭,就只會傳播錯誤的印象給他人。」
名不當則文不順,辭不達則學難成
孔子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難成。」從教育的觀點看,則不妨引伸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教難成。」從治學的觀點看,則更要說:「名不當則文不順,辭不達則學難成。」不可不慎!
我們一時或無能改動眾多人習焉不察的名詞;但至少我們的老師應該知道每一專有名詞的由來及其真正意涵,而向學生說明清楚,以免衍生誤解。當然,最好是能像拉瓦西(Antoine Lavoisier)所說:「任何科學語言的改進必伴隨科學本身的改進;……不改良其語言或命名法,則也不可能改良科學。」
從事學問的人,總應該要抱持「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與時俱進」的態度。
新闢【你或有不知】系列單元
【點教育】專欄過去主要是針對教育政策及教學現場的相關議題提出看法,但是也發現我們學到的有些知識及觀念,未必是那麼正確,以致於民眾對於平常習以為常的事物,可能會因不瞭解它們的意義而誤用。我們新闢【你或有不知】系列單元,希望能導正觀念,把正確的知識介紹給讀者;並將陸續邀請各領域的學者專家來談談這些你或有所不知的事物。
*作者為諄筆群主筆。本文為【你或有不知】系列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