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教育》教育部是在趕流行,還是在辦教育?

2024-12-16 05:50

? 人氣

隨著AI蔚為話題,教育部近期頻推Ai學程,但更該做的應是專注於基礎學科能力的基本功。(示意圖/Pixabay)

隨著AI蔚為話題,教育部近期頻推Ai學程,但更該做的應是專注於基礎學科能力的基本功。(示意圖/Pixabay)

談到時下最流行的話題,許多人直覺會聯想到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而今年教育界最大的新聞,除了新任教育部長上任外,便是教育部搭上AI熱潮,成立了「臺灣大專院校人工智慧學程聯盟」(Taiwa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ollege Alliance, TAICA)。此學程聯盟的成立展現了新任教育部政務官的雄心壯志。然而,我們在此想要詢問:教育部究竟是在趕流行,還是在辦教育?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各位可以先回想一下AlphaGo。AlphaGo是Google於2014年開始開發的人工智能圍棋軟體,並於2017年正式擊敗所有人類圍棋選手。若教育部能更有前瞻性,或許「臺灣大專院校人工智慧學程聯盟」(TAICA)就不需要等到2024年才成立了吧?

在過去,未曾聽聞大量同質性甚高的學程同時開設,但這幾年卻屢見不鮮,從幾年前的大數據、半導體到如今的AI。此一「榮景」除了顯現臺灣科技發展的繁榮外,難道沒有什麼值得擔憂的嗎?

近年來,大學教育為何趨於追逐流行?從多年前的廣設大學,到如今面對少子化的衝擊,各大學無不謹慎以對。為避免在所謂的117學年大限(該學年大學新生人數將降至15.7萬人)受到重大衝擊,現階段已然是攸關生存的前哨戰。趕上最新潮流或許能在這場殊死戰中找到一線生機。但令人質疑的是,師資與教材是否具備足夠的準備?師資的培育、教材的設計談何容易?就如同學生的培育,絕非新增幾個學分即可達成。

無論是哪一個領域,皆講求扎實的基本功。堅實的基礎是追求卓越的前提,理工科系亦然。細看各理工科系所排定之必修課程,皆是所謂的基礎科目(如微積分、普通物理),便可得知基本功的重要性。科技日新月異,時代變遷如此之快,但大一、二的必修課程始終是這些基本科目,而選修課程則隨時代需求不斷調整。這顯示了基礎科目是往後學習的基石,無論科技如何進步,所仰賴的依舊是這些基本功。

近年來,不斷有大學教授表示,學生的基本能力每況愈下。但若往各教育階段觀察,不難發現此一說法並不限於大學。從國小、國中、高中到大學,教師們皆不斷提出此類觀點。或許這反映了客觀事實,但若總是如此去思維,追本溯源便會發現,原來問題皆在他人,所以便不須做出改變,僅須持續的在其位、說其話即可。然而教師也僅是普通人,若整體社會風氣不變,居上位者不願承擔責任,基層教師再多的呼籲與努力,恐怕也是徒勞無功。

重理工而輕人文的表象。為何說是表象呢?若是真正重視,就應從源頭做起,向下扎根。誠然,追逐某些流行有其必要性,亡羊補牢猶未晚矣,但絕不該因此忽視根本問題。或許營造出光鮮亮麗的表象能換取績效,而培育扎實基本功換來的僅是譏笑。因此,重工、法、商而輕文、理的說法或許更為貼切。

當資源過度挹注於特定領域時,勢必造成其他領域的資源匱乏。教育不該僅為短期成效或特定科技公司的需求服務。面對經濟發展等因素的偏重,上位者更應關注教育發展的多元性。許多流行趨勢當初都默默無聞,其中的耕耘者常投入畢生精力,方有成就。若因追趕流行導致資源傾斜,將不利於長遠發展。此外,《108課綱》所提及的適性揚才,若整個社會資源不平衡,又如何實現適性揚才?

《108課綱》所謂的適性揚才,如今看來僅是一句玩笑話。教育部的所思所行,似乎並非致力於教育本質,而是專注於追趕流行。科技日新月異,想要迎頭趕上甚是不易,若僅一昧追趕,又談何卓越?這些年來,教育界充斥著績效掛帥的荒謬現象,與其向下扎根做好基本功,不如趕流行做表面功夫。大量開設符合科技公司需求的學程,為其提供穩定的人力資源,這樣的情境真是在辦教育嗎?

教育部若不審慎思考如何引導並改進教育的根本問題,無法聽見現場教師及相關領域專家的苦口婆心,不願傾聽各界聲音,反而帶頭追趕流行,令人不禁要問:教育部究竟是在辦教育,還是在趕流行?

*作者為諄筆群主筆

喜歡這篇文章嗎?

諄筆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