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對於水利會改公務機關的議題一直紛紛擾擾,我不關心政治方面的影響,因為所謂拔樁與否與不參加選舉的普羅大眾並沒有太大的關係,但是涉及到水資源與環境管理可是會影響到所有的人,針對2017/11/15農委會陳吉仲副主委在農傳媒上的受訪報導,陳副主委表示,改制後有四大優點,我想就四個點做較深入的討論,給關心這個議題的社會大眾有較深入的瞭解。。
第一,擴大服務範圍,目前臺灣80萬公頃耕地,不到一半在水利會灌區,未來可望擴大;
台灣地小人稠水土資源相對稀少,最近因為農地盤點後出現的非法工廠與農舍問題更受到全國人民的關注, 但是議題熱度過了之後, 請問農委會可以用數據基礎告訴我們, 我們真正需要多少農地?應該規劃在哪裡(區位)? 如何管理? 農委會的slogan是農為國本, 古語亦云民以食為天,但我們國家未來的人口規畫是多少? 我們需要多少的糧食自給率來保障國家安全?要保留那些優良高生產力的農地?如果不需要那麼多,就可把條件較差的農地解編,如果要嚴厲的執行必要農地農用政策,如何給無法獲得土地增值利益的農地持有者適當補貼(以防止千方百計的進行像農舍與違法工廠等變相使用)?
這麼多重要的問題不一一思考解決, 反而只著眼於非灌區農地的灌溉問題是否有點捨本逐末?何況這些不在水利會灌區的農地,政府也一直再進行服務,農委會已經超過二十年每年補助這些區域管路灌溉與蓄水槽設施,真要照顧這些比較零星分散的非灌區土地,不如擴大並加速實施多年的『推廣旱作管路灌溉作業要點』,如果實施了二十多年都成效有限,那如何能相信只因為水利會改制就可以做到。
如果如上所述經過精細的研究 我們所需的農地總數不需要到80萬公頃呢? 或許遠遠超過80萬公頃呢? 80萬公頃並非魔術數字, 依據2012農地總清查的結果,目前農地只剩76萬公頃, 其中有七萬公頃左右並非農用, 難道我們要不分青紅皂白, 把灌溉排水設施修到農舍工廠旁邊以方便供水給這些非法使用的農地嗎?
這部分的灌區外土地之所以未受到水利會灌溉排水系統的服務是有其環境背景因素的, 早期的農田水利設施以服務水稻為主, 但並非所有的農地條件都適合種水稻, 另外台灣的水資源雖然豐沛, 但存在這時空分布不均的問題, 造成目前年總利用水量(包括地面水與地下水)約只有年總降水量的20%左右,要提升利用率必須進行更高強度與效度的管理, 包括集水區保育及水庫興建與操作管理等,由於好的壩址不多加上社會環保意識抬頭, 興建新的蓄水設施越來越困難, 台灣的人均水庫蓄水量 ,不僅低於鄰近的日本和韓國, 還落後連中國的416噸(排名64)一大截,依據水利署的「水資源開發綱領計畫」,未來台灣之年供需水量以200億噸作平衡規劃, 其中需水量部分農業佔120億、生活35億、工業30億、保育用水15億, 用白話文說, 台灣目前無法充分供給80萬公頃農地的正常灌溉需水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