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一所學校的辦學能力,除了優秀的教師外,有效率的行政團隊更是不可或缺。然而,長期以來我們不太重視行政同仁的需求,特別是在大學裡專任的行政職員,工作量大,一人當好幾個人使用是司空見慣的事,也是造成人員流動率高的主要因素。尤其這時面對疫情,有些學校會指派職員到校門口幫學生量體溫,更加重他們的負擔。如此地惡性循環之下,不僅無法培育優秀的行政人員,還會導致校務經營的困難。
我們先來看幾個數據,大學目前實際的情況。由於這些職員的工作內容大都處理學生的相關事務,會以「生職比」(student-staff ratio),也就是學生和職員人數兩者相比,進一步瞭解須處理多少學生。另一種則是一般國外常見的「職師比」(staff-faculty ratio或ratio of faculty to administrators),職員和教師數的相互比較。透過數據的呈現,才能清楚看到現在大學行政職員所面臨的問題。
從教育部公布〈109學年度大專校院概況統計〉資料顯示,近十幾年學院升格大學的浪潮影響,加上少子化衝擊等因素下,部分公立學校整併與私校退場或停辦後,總計目前大學共有126所、學院14所、專科只剩12所,大學的校數依然占多數。
在這一百二十幾所大學裡,學生人數含四年制、二年制及學士學位學程的日夜間部,公立學校(含國立和市立)有292,150人,而私立學校的學生則是公立的兩倍多,共625,047人。但在職員方面,公立學校的職員總共有14,489人,私立學校卻和公立學校人數相當,總共只有15,318人。以平均一位職員要處理多少學生事務,公立學校是20.2人、私立學校則是公立學校的兩倍以上40.8人。
這個平均還不包括研究所的碩博士學生的加總統計,若都納進來當然更不止這個數字!而這裡所稱的「職員」,指從事行政的專任人員,涵蓋範圍有秘書、教務、研究事務、學生事務、總務、會計、人事、圖書管理、體育衛生、產學合作、國際交流、資訊管理、校園安全、環境安全、86年以後的助教及其他,領域相當廣,都是非常專業的工作內容,總人數卻是如此的少。
再細看公私立的一般大學和科技大學的統計數據分析,那就更驚人了。以四年制公立大學來說,雖然前面提到平均數大概只有二十位,但處理學生事務的人數最少和最多的差異還是很大,最少13.6人,最多可到47.5人。私立大學也是一樣,最少只有12.9人,最多則來到50.7人。
但是科技大學部分,兩者的高低懸殊就更大。公立科技大學大多平均處理人數約在三十幾人左右,最多竟然有到76.3人。私立的科技大學就更離譜,最多竟高達89.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