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快訊
20171031-SMG0035-快訊小紅條兒

石之瑜觀點:台灣成為白人種族主義的面具?

2021-12-30 07:10

? 人氣

作者認為,白人種族主義者吹捧、保護台灣,以宣告普世主義沒有錯,世界問題的根源不是種族,而是殖民地自己不能與時俱進,邁入歷史的新階段。示意圖。(資料照,美聯社)

作者認為,白人種族主義者吹捧、保護台灣,以宣告普世主義沒有錯,世界問題的根源不是種族,而是殖民地自己不能與時俱進,邁入歷史的新階段。示意圖。(資料照,美聯社)

適逢華府與東京在琉球群島建立軍事據點,以準備隨時介入台灣的計畫曝光,勾起琉球人在二戰為日本帝國慘烈犧牲的痛苦回憶。美國人對這樣巨大的創傷缺乏敏感,但日本人應可聯想到,1945年原子彈丟在廣島與長崎,迄今4分之3個世紀,未在美國各界留下任何罪惡感。不敏感、不反省、不放過,可以說反映了國際政治中種族主義的鐵律,對琉球何其不幸,對日本亦然。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種族主義不只在軍事外交政策上明目張膽,其更根深蒂固的基因,埋藏在國際關係與國家安全的慣性思維中。種族主義滲透進國際關係理論的骨髓,深藏不露,此一現象近年登上全球南方知識界的話題榜,已把歐美學術圈撞出了個窟窿。

不過,台灣思想界對種族主義課題幾乎是不知所云,看似無知,實則逃避,因為我們作為有色人種,長期以來竟是白人種族主義的面具,且甘之如飴。台灣是怎麼掉進這樣一個讓其國民靈魂破碎,自尊掃地的陷阱,卻還能裝出洋洋得意的呢?

種族主義的誕生

簡單回溯的話,起碼要從現代國際關係源自歐洲宗教戰爭的背景說起。300多年來,隨著殖民主義及2次世界大戰而逐漸成為一項專業,早就理所當然地把有色人種定位在奴隸、殖民地、異教徒、化學實驗對象,等等不一而足的次等、劣等身分中,尤其以為他們沒有值得傳承的的文化價值或群體倫理。

短期內不同民族大量接觸,必然造成種族主義,如黑人大量被綁架做奴隸,華工在19世紀大量進入美國,或墨西哥居民因戰敗而大量變成美國人。華人與墨西哥人幾乎同時成為必須以白人為參照系的異族,而遭受歧視。解放黑奴以後,透過個人權利的賦予,似乎讓黑人變成跟白人一樣的公民,其實反而合理化了黑人無法在白人體制內有效競爭所延續的種族差異。所謂種族大熔爐,是透過賦予個人權利,來遺忘白種人跟有色人種之間的集體差異,甚至鞏固、強化之。

隨著二次戰後的解殖而紛紛獨立的殖民地,也開始臨摹、奉行白種人開發的國際關係理論,試圖建立像他們的殖民母國一樣的獨立主權,依賴母國的半引導、半剝削,致力於統一國家,發展經濟。等於從記憶中刪除了他們在現代國家體制中沒有競爭能力,無法依樣畫葫蘆建國、建政的歷史原因,轉而責怪自己國民不肯效忠國家,不肯學習現代化。

國際政治學只容許國家主權一種身分,但殖民地獨立時的國家疆域,不是自然形成,結果幾乎全部都淪為種族分裂的國家。回顧前現代的異族關係,並不是以衝突為其本質。若把族群衝突歸咎於其落後的集體性,此種現代化理論本身,就是一種種族主義,而無法反省衝突的根源,是來自於主權疆域的強迫效忠,而不是來自於人所自發的群體性。

喜歡這篇文章嗎?

石之瑜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