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觀眾分階級?
日治之前的臺灣戲劇單純只是合歌舞以演故事,前場(演員)後場(樂師)搭配的「戲曲」型式,大戲小戲、南腔北調,先來後到,流行程度不一。戲文多敷演中國歷朝英雄傳奇、才子佳人,有固定的戲劇結構與敘述方式。跟它的源起地中國不同的是,臺灣的戲曲不可能有宮廷劇場,也沒有勾欄、茶樓式商業劇場,雖有極少數官僚(如乾隆年間海防同知朱景英)或地方大族(如霧峰林家)的家班,絕大部份的表演都是在廟前或街衢大道,配合地方祭祀或社群大事所做的開放式演出,確切地說,臺灣戲劇屬於全民參與、無明顯階級之分的大眾劇場。
日治之後,隨著殖民政治帶來的現代性,與傳統戲曲演出型式不同的現代戲劇與商業劇場隨之興起,大大改變民間戲劇生態,開始有了階級性;劇場建築的出現也給某些傳統戲曲如京劇、歌仔戲極大的發展空間,鄉紳進劇院看京班大戲和日本藝能表演,一般庶民看廟口戲,偶爾進內臺看歌仔戲和新劇;深受現代化影響的文化運動人士則批判戲曲不符現代人性,多宣揚愚忠愚孝的封建道德。
當代人容易對傳統戲曲有一個簡單的二分法,亦即「本土」文化人/「綠色」政治人物支持以歌仔戲為代表的臺灣戲曲;「外省」文化人/「藍色」政治人物支持以京劇為代表的「國劇」及大陸地方戲;其實這是極刻板、簡化的印象。從歷史脈絡來看,日本時代臺灣戲劇發展史上,打擊歌仔戲最力的不是日本總督府,而是今日本土政權所延續的上一代民族及文化運動人士,這是當年的政治與社會環境使然。
在臺灣文化協會創辦的年代(1921.10.17)正逢歌仔戲快速流傳,短短幾年之間風靡全臺,而被「有志之士」認為是總督府刻意扶植,藉這種男歡女愛的靡靡之音來壓制文協演講會與文化劇運動,文協分裂後(1927),蔣渭水成立的民眾黨黨綱還特別訂了一條「反對歌仔戲」,可見當時知識份子對歌仔戲的態度。戰後「去日本化」、「提倡國語」的施政主軸中,同樣落魄的本土文化與歌仔戲才有進一步的聯結。
二、臺灣戲曲的中國情節
國府遷臺後的時代氛圍中,戲劇的族群與階級性仍然明顯。
1970年代的政治與文化運動中,臺灣戲劇呈現現代戲劇/傳統戲曲對立的態勢,而在傳統戲曲中又有國劇/臺灣地方戲,或大陸地方戲/臺灣地方戲的分野。1980年代以後的臺灣戲劇發展,隱含對傳統/本土的反省,傳統戲文獨少反映臺灣歷史的本質也常被詬病,1990年代以降就較常以臺灣與族群關係做創作素材,極少人會單純選擇中國歷代題材做全新的原創。不過,由於傳統戲文流傳久遠,除了舞臺搬演,同時出現於說書與章回小說、寺廟壁畫、雕塑內容,早已成為民眾的共同記憶,觀眾欣賞的是它的戲曲藝術性與古人的生活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