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坤良專欄:「讚」嘆四聲─國劇與政治,京劇不能成為臺灣本土戲曲?

2021-12-31 05:50

? 人氣

魏海敏與已故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葆玖。(作者提供)

魏海敏與已故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葆玖。(作者提供)

一、從梅蘭芳談起

1935年2月21日,梅蘭芳及其劇團應蘇聯對外文化協會邀請,前往訪問演出,一行人從上海搭乘蘇聯政府派來的郵輪,循海路前往海參崴,再坐火車經西伯利亞,3月12日抵達莫斯科時,受到熱烈歡迎。梅蘭芳此行除在莫斯科、列寧格勒(聖彼得堡)演出《天女散花》等劇目,也舉辦演講與討論會。史坦尼斯拉夫斯基(Konstantin Stanislavsky)、愛森斯坦(Sergei Eisenstein)與三位蘇聯重要劇院院長——丹欽科(Vladimir Nemirovich-Danchenko)、梅耶荷德(Vsevolod Meyerhold)和泰伊洛夫(Alexandr Tairov)、寫《怒吼吧,中國!》的劇作家特列季亞科夫(Sergei Tretyakov),以及因納粹上臺被迫流亡,正在莫斯科訪問的布萊希特(Bertolt Brecht)都參與了盛會。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梅蘭芳(中)抵達莫斯科Jaroslaw火車站,《怒吼吧,中國!》劇作家特列季亞科夫 (左一)等人迎接。
梅蘭芳(中)抵達莫斯科Jaroslaw火車站,《怒吼吧,中國!》劇作家特列季亞科夫 (左一)等人迎接。

這段東西戲劇史的大事發生在中華民國24年,蔣介石掌權的年代,當時的臺灣早已在梅蘭芳出生的甲午年(1894)因清廷對日戰爭的慘敗,成為東洋帝國第一個海外殖民地。雖然如此,京劇在日治時期的臺灣十分流行,是促成現代劇場興起的重要因素之一。反倒是國共內戰後戒嚴的臺灣,無人敢提梅蘭芳,梅氏當年在國際劇壇的聲譽好像與後來的中華民國「平劇」、「國劇」無關,不僅梅蘭芳,所有滯留「匪區」的「附匪」名伶在臺灣也成禁忌,1950年代之後的京劇「國劇化」,也與臺灣民間漸行漸遠。

二、喜愛京劇的是老台灣人

從「國劇」回溯之前臺灣人「瘋」京劇的情形,後人難以想像:來臺京班不絕於途,民間的京調票房林立,許多亂彈子弟改習京劇;霧峰的林文欽(林獻堂之父)「募集成童子弟,倩名優教習歌舞」組織「詠霓園」,所表演的應為京劇,曾受邀赴臺南共善堂演出四個月。彰化鄉紳吳少泉於19世紀末,在彰化線東堡阿夷庄開設彰化「大羅天演劇練習所」,延請「北京調」名師教授新子弟,中部的士紳包括辜顯榮與霧峰下厝林資彬,以及與霧峰林家關係深厚的楊吉臣、吳鸞旂、蔡蓮舫等人都備資「購買清國蘇州上等服飾」。1911 年(明治 44 年)臺南出現第一個本地職業京班「小羅天」,時常在臺南的廟寺神誕及民間喜慶堂會演出。1927年日本總督府文教局出版的調查報告,京劇已列為「在來」劇種,「在來」的日文原意與「在來米」的「在來」同樣意思,用現在的話,就是臺灣本土劇種之一。

當時的臺灣紳商、民眾對京劇喜好程度相較其他劇種,有過之而無不及。林獻堂日記中多次提到觀賞京劇的經驗,他所看的戲班多來自上海、福州,如上海「小鴻福京班」、上海「勝和班」、上海「天蟾大京班」、福州「舊賽樂」等等,1931年3月初更有接連四天晚上看上海「小鴻福京班」的紀錄。林獻堂不但喜歡中國京班,連臺灣本地班(如「宜人園」京班)也給予捧場,夫人楊水心及諸子、媳、女、甚至家裡傭人亦喜歡看京劇,霧峰林家的廚師、傭工也不乏擅長此道的福州人。流風所及,臺灣布袋戲班如李天祿的「亦宛然」、許王的「小西園」後場都以京劇伴奏,不少歌仔戲班在開演前常加演一小齣京劇,本地劇種(如四平)的關公出場必唱京調,非此無以顯現關公的神威,皆可見京劇在本土受歡迎的程度,但在熟悉梨園行的戰後來臺中國人眼中,臺灣人的京劇難登大雅之堂。

本篇文章共 2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195

喜歡這篇文章嗎?

邱坤良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