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鐵工會發動有罷工意味的勞動節不加班,看起來是已難回頭,台鐵已對外表示要民眾「取消或變更行程」,交通部緊急規劃多條替代鐵路的路線,交通部名之為「類火車」。當工會的「類罷工」對上交部的「類火車」時,到底那方要受傷較重?目前來看,工會很可能成為這次事件的大輸家。
上周交通部與工會還有意溝通,希望解決問題、讓勞動節的台鐵正常運作,在會面不歡而散後,交通部長王國材還發表千字的公開信,對員工「溫情喊話」、要員工在五一勞動節「期待所有臺鐵人能秉持交通人樂於付出、志在服務的高尚情操,….讓乘客…一如往常享受火車便捷優質服務….」。
工會則回以「我們不再被部長的道德綁架」,周日台鐵「籲請民眾取消行程,或改搭其他交通工具」,這次的「不加班」算是大勢底定。這個連續3天的假期,在收假日的5月1日,沒有台鐵火車可搭乘了。
這次事件的起因是「台鐵公司化條例」草案,法案已出行政院送立法院審查,工會既認為交通部未事前與工會溝通、又對內容不滿意,因此先前要求先撤回草案,與員工充分溝通協商後再送審;政府則雖持續與員工、工會溝通,但不願撤回,雙方算是「對撞」,而且,工會已說未來端午、中秋等連續假期都要「不加班」。
台鐵工會的勞動節不加班行動,在技術上與法令上當然不是真正的罷工,這也是為什麼工會在給王國材的信中寫著:「五一不加班實質上絕非罷工也絕非癱瘓交通,只是行使勞工的權益提出不加班的訴求」。不過,實質上當然就是罷工─或至少是一種「類罷工」。連續假期因民眾出遊、返鄉等因素,向來是交通運輸的高峰期,運輸事業排班、值勤、加班是數十年來的常態,有誰不知?
工會特別選在此時發起「不加班」、要大家一起如期休假,用心與用意何在,不言自明,選在此時發起不加班,就是要在運量高峰的連假,拿運量當武器,透過民眾與社會對政府施壓,希望遂其所願。
台鐵員工與工會對公司化條例草案有意見、爭取本身權益,而其手法也是合法,這些都無可非議、外界也必須尊重;但工會也必須思考,採取的方式與手段,是否會讓民眾產生負面觀感、甚至直接影響其權益?如果會則要想評估、想清楚,是否反而讓台鐵與工會受傷?
類似案例其實不少,「史上最著名」的案例,當然是上世紀80年代、英國柴契爾夫人與工會的爭鬥,一來工作日的經濟特權、再三罷工影響社會生活,早已讓民眾支持度降低,二來政府作好準備,結果經過近1年的罷工鬥爭,工會慘敗,從此英國的工業界的勞資關係丕變。
其實 遠的案例不必看,國內就有可借鏡的案例,近年幾次航空產業的罷工,從機師到空服員、從長榮到華航,工會多會考慮選在對資方或政府威脅更大的時候罷工─例如選在出國運量高峰期的春節、暑假罷工。而如果工會影響民眾權益與社會正常運作過鉅,或是訴求未必讓社會信服,社會對罷工的支持度都會因此降低,這就容易提供資方與政府,採強硬方式「擊潰」工會的底氣與誘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