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坤良專欄:捷運劍潭站伸手可取皮蛋豆腐? 台北表演藝術中心新春初體驗

2022-05-19 05:50

? 人氣

北藝中心的設計有如把遊樂場的一個大玩具放大,再把觀眾放進去刺激觀感。(網路照片)

北藝中心的設計有如把遊樂場的一個大玩具放大,再把觀眾放進去刺激觀感。(網路照片)

20年來經常搭乘捷運淡水線,從中山到芝山、忠義,這條線一向人滿為患,行進中連經過了哪些站常看不清楚。圓山以後車廂彷彿從地面騰空起來,可以窺到聳立山顛的圓山大飯店,也把劍潭士林踩在地下了,而後高高在上一路往北投、淡水開去。幾年前某一天行經劍潭,猛然發覺眼前方型高樓不知何時長出一顆圓球狀建物,但我知道這是傳聞中的台北表演藝術中心(北藝中心),後來就不斷看到北藝中心工期延宕的報導。北藝中心的浮空設計「球劇場」,靠近旁邊的夜市,早就有人聯想到「皮蛋豆腐」,北藝中心乾脆說像「貢丸米血和百頁」。對搭捷運的人來說,北藝中心的「皮蛋豆腐」或「貢丸米血和百頁」與劍潭捷運站的高聳動線迫在眉睫,很難讓人有什麼驚艷,倒讓我想起年少時代坐火車,常在停靠站打開車窗,伸出頭向小販買便當的經驗,眼前的「皮蛋豆腐」或「貢丸米血百頁」,彷彿一伸手就能買到一樣。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20220518-浮空設計的北藝中心「球劇場」,有人聯想到「皮蛋豆腐」,北藝中心乾脆說像「貢丸米血和百頁」。(網路照片)
浮空設計的北藝中心「球劇場」,有人聯想到「皮蛋豆腐」,北藝中心乾脆說像「貢丸米血和百頁」。(網路照片)

北藝中心設計者是曾獲普立茲獎的國際建築師Rem Koolhaas,及其所領軍的OMA建築事務所,搭配國內姚仁喜建築師,設計出3個獨立運作的劇場——「大劇院」、「藍盒子」和「球劇場」,分別可容納1500人、500至800人,以及800人,「藍盒子」座位為可拆式,能與「大劇院」合併成容納2300席的「超級大劇場」。據北藝中心官方說法,當初建築師設計3個重要劇場的靈感,來自於士林夜市的麻辣鴛鴦鍋「一鍋三味」。北藝中心外觀引發的美食聯想,彷彿劇場從士林夜市某一小吃攤一躍而出,北藝中心也跟鄉鎮老戲院一樣,有生活的方便性,看戲還可以喝杯飲料,買些零嘴,讓看戲與逛夜市的生活樂趣聯結在一起。然而,北藝中心的體質並沒有那麼庶民,營運方向不是走社區路線,裡面的表演是高層次的劇場藝術,節目的規劃仍然是國際大都會的專業劇場概念。

顛覆性的劇場?

一般人體驗與評價城市的劇場,比較著重劇場的建築設計、軟硬體設施、動線與設計風格等,以及節目規劃、劇場管理與觀眾服務等面向,而這一切最後須要一個經營團隊長期落實劇場的運作,並讓觀眾從觀賞節目過程中實質感受。北藝中心的工作團隊素質毋庸置疑,但營運尚未展開,未來的績效仍須面對各種考驗。另外,一座新的大型公共建築興建,理應與周遭景觀與人文氛圍遙相呼應,評價劇場的另一項指標,便是劇場周邊的整體景觀。

20220518-北藝中心與劍潭捷運站的高聳動線之間迫在眉睫。(網路照片)
北藝中心與劍潭捷運站的高聳動線之間迫在眉睫。(網路照片)

表演藝術場館不是大量創造有形產值的公共空間,投資額卻極為龐大,基本上是政府必須承擔的社會責任,一般公家場館經由公有地、民地徵收或閑置空間再利用,都有漫長的興建過程。10年前台北市政府計畫蓋北藝中心,是先有計畫再找地,還是先有地再決定用途?如果先有計畫,怎麼會找上原士林臨時市場?如果先有這塊擱置地,才決定蓋劇院,省去尋找土地麻煩的可能性最高;北市府願意在寸土寸金的士林舊市場上興建北藝中心,最起碼展現了文化高度,總是一項德政。在鬧區中的2公頃基地,處在多元城市空間形態交滙點,一邊是造型突出的捷運站,原舊河道起點的原始空間紋理,因房地產開發而被填平蓋房子,缺乏良好的都市設計,只有道路和土地使用規劃,新建高樓凌亂無章,於是周邊原與夜市相關,屬地域性廉價消費的商業行為,與新的開發模式格格不入。如果確定原士林臨時市場興建北藝中心,又將以什麼樣的形貌亮相?如何以劇場創意構成讓北藝中心的外觀與周邊環境,與士林夜市之間產生對話意義?劇院周圍景觀是最容易被輕忽,也是劇場管理者最無力的部分,這涉及許多面相,由不得劇場設計者、營運管理或市民/觀眾。

一般建築師規劃、設計一座大型劇院,針對基地周邊景觀,常見2種態度,一是企圖以建築影響環境,愈是大牌的建築師愈有這種近乎理想的高度,但因與整體社會大環境息息相關,有時也容易成為空談;另一種態度則是尊重都市紋理,認為環境景觀的形成皆有一定道理,建築設計與周邊採取協調、配合的策略。北藝中心最後呈現的建築造型與內部設計,並不太理會在地歷史人文,毋寧相信他們是希望這個指標性的建物能影響週邊環境生態。北藝中心的建築設計似乎是國際大師一貫的刺激性建築設計手法,有如把遊樂場的一個大玩具放大,再把觀眾放進去刺激觀感,他的設計常成為媒體的話題,被CNN列為2021年「全球最具顛覆性八大建築」也就不足為奇,而所謂「顛覆性」主要指的就是劇場內部空間設計,突破了傳統劇場空間規範,以及一般人對劇場建築的觀感。

一萬個缺點的試營運?

北藝術中心前前後後蓋了10年,耗資67億5000萬,幾經風雨,話題不斷,今年初春總算否極泰來,自3月11日起兩個月,安排了涵蓋各種演出類型的15檔節目、59場次演出,藉此全面測試舞台、機械、懸吊系統、燈光、音響,以及劇場動線、售票系統,乃至於交通與停車場機能,一切都是為了8月正式開幕式以後可能出現的狀況,做好提前佈置與應變策略。

2022年4月間,我終於有機會跟台北眾多的藝術朝聖者一樣,正式走進北藝中心3棟簇新的劇院。在開場前,空中傳來一段總監的談話音頻,除了感謝各界在北藝中心試營運期間前來體驗,並邀請現場觀眾一同踏上這次探索與冒險之旅,總監親切的問候語讓人賓至如歸,也教我想起30、40年前,經常從巴黎市區花費1個小時的車程,到東郊一座舊彈藥庫改裝的劇院,觀賞陽光劇團的表演,演出前常看到莫努虛金在前臺跟觀眾閒談,有次冬演遇著風雪,她跟現場等候看戲的觀眾說:「有些人可能因天氣關係還沒到,再等一下吧!」當日總監在空中向在場觀眾解釋,北藝中心目前已經發現了1萬個缺點,更歡迎大家再提出1萬個缺點,以便館方後續精進,這番話可以感受到總監的頂真與幽默,但真的有1萬個x2缺點嗎?聽起來像賭氣般的自我解嘲,反倒覺得油條。

20220518-陽光劇團演出的經歷,演出前常看到莫努虛金在前臺跟觀眾閒談。(網路照片)
陽光劇團演出的經歷,演出前常看到莫努虛金在前臺跟觀眾閒談。(網路照片)

經過一番試營運,北藝中心內部硬體設施確實有許多待改善的空間,有些是設計問題,有些則是管理問題。最受批評的是劇場座位狹小,不少觀眾反映在硬邦邦的「卡」座,看戲看得腰酸背痛,而在有人借過時還得從座位上起身讓路;雖然館方聲稱觀眾席椅子是有設計的,觀眾坐下時椅墊可以往前滑動擴張,坐起來更舒適,起身又會收合,顯然觀眾並沒有享受到這種獨特設計的巧妙之處。至於大劇場椅子破損,海綿外露的情況可歸咎內部管控不良,因椅子早已做好數年,而其他工程仍陸續進行,導致座椅破損,加上3隻貓咪曾跑進場館內湊熱鬧,留下了爪痕,其他許多電梯、廁所與若干空間呈現的缺失,應是準備不及的緣故。

20220518-不少觀眾反應在北藝中心硬邦邦的「卡」座,看戲看得腰酸背痛。(網路照片)
不少觀眾反應在北藝中心硬邦邦的「卡」座,看戲看得腰酸背痛。(網路照片)

劇院的環境景觀與社區定位

這幾十年來,國內公共建築都走國際標,衛武營藝文中心、台中歌劇院與北藝中心無一例外。邀請國際名家來競標,是台灣與國際接軌的重要指標,雖然國際建築師競標設計圖,也可能曾經是為另一個標案而設計,在落選後找尋下一個競逐目標時稍微更動,再試著銜接新目標周圍的地氣。長年下來台灣若干指標性建築物,不管是否出自國際大師手筆,都聚焦在建築主體的外觀與內部空間設計,建築師單純負責「業主」委託的硬體設計,所注意的是建築地標性及功能性,很少思考每個設計案與周邊環境的關係。「順得主人意,便是好工夫」,建築師深得箇中三昧,再著名的國際建築師,也不可能過問複雜的都市計畫、土地炒作與官商關係。

在這種狀況下台灣新建劇院的周邊景觀,有時得靠一點運氣,如「業主」提供的基地開闊,就能讓新劇院擁有一個良好的伸展空間,例如位於公園核心的高雄衛武營藝文中心,四周景觀綠蔭盎然,整片腹地有利於規劃成一個藝術園區。臺中歌劇院內部以高低起伏的曲牆為主結構,大大小小的洞穴讓人感受自然元素的變化,歌劇院基地在重劃區,照說有一套都市計畫藍圖,但在宣布興建時周邊土地早已被財團、建商買下,等到建築結構完工之際,百棟數十層高樓華廈就像雨後春筍般紛紛冒出,歌劇院地下2層、地上6層的建築主體陷入「四門兜底陣」。

劇場的建立本身就有在地性,北藝中心基本上藉用了士林在地資源,士林(或劍潭)也成為北藝中心的地理代名詞,台北市長柯文哲在北藝中心試營運之初,期待將來吸引更多人潮,帶動士林的觀光經濟,在營運策略也特別提供士林民眾的優惠票價,這是公共設施回饋社區的概念,畢竟北藝中心的營運可能帶來士林地區交通擁擠、噪音的問題。但北藝中心不是污染性工業,它設在士林劍潭,不但提升城市人文素質也美化環境,甚至提高房價。如果士林區有優惠,與士林一線之隔,離北藝中心也很近的北投、中山、大同民眾是否應一視同仁;若再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離北藝中心稍遠、劇場資源缺乏的台北其他地區民眾,不是更應該提供優惠,鼓舞他們來享受這座象徵台北市文化榮光的北藝中心嗎?

不管如何,北藝中心的完工啟用,讓原本就擁有龐大藝文資源的台北市錦上添花,也再次印證了一件事:生活在台北,如飛龍在天,遠比其他城市幸福。

*作者為作家、舞台編劇、戲劇史學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

邱坤良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