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必須做到英國首相邱吉爾的標準:「對政治人物的無情,是偉大民族的偉大表現」!我們必須對政黨或政治人物冷酷無情!
其次,我們必須認知,政黨或政治人物會不惜任何代價,以達到維護自身政治權力。
當「卡管」事件發生後,知識分子、社會輿論紛紛提出包括:
一、校長遲不上任將影響校務推動與學生受教權。
二、台灣大學於世界排名一直後退,沒有理由因為蔡政府的「卡管」繼續讓學校競爭力下滑探底。
三、蔡政府的教育部推翻台灣大學合法「校長遴選委員會」獨立運作下的結果,不僅將違反大學法相關規定,更是對大學自主的諷刺與侵害。
四、蔡政府如此「上窮碧落下黃泉」的雞蛋裡挑骨頭,將讓未來有志於大學校長一職的人才望而卻步,餘下的將是「顏色對了」的唯唯諾諾之徒。
五、在國人心中普遍認知,只要是為蔡政府所不喜的、與蔡政府政治立場不一樣的,在未來的任何政府單位職務爭取上,包括大學校長在內,即便當選,都有可能遭到蔡政府的秋後算帳乃至於秋後處決。
以上僅列5點,就讓我們看到政黨或政治人物,是如何運用合法與非法全力,以保護他們所自認為的政治權力與資源。因而,對政黨或政治人物,我們不必卑躬屈膝,不必視其為高高在上的高官或中央民代,我們必須要有「說大人則藐之」,甚至是「見大人、聞大人則藐之」的自信與自我期許!
最後,在整個「卡管」工程上,我們看見了政黨或政治人物,是如何撕裂族群和造成社會冷漠。
台灣大學校長遴選,最後造成台灣大學內「台大派」與「中研院派」的對立,於是讓蔡政府有了把政治黑手往台灣大學裡面伸的契機。台灣大學內教授的對立,就如同蔡政府在「假改革真鬥爭錯誤年改」所造成的結果一樣,就是整個台灣社會的「族群、世代、職別」對立,受害的是人民,得利的永遠是掌權者。
而因為長期以多數人鬥爭少數人的政治操作,「假改革真鬥爭錯誤年改」先是造成人民彼此之間的冷漠,繼而更形成這近兩年來人民對公共議題的冷漠:
「只要是沒有影響到我、損害到我的,即使再不公不義、無法無天,我都不會替當事人發聲,甚至還要樂觀其成。」如此思考彷彿就成了大多數人的思考模式。這樣使國人對公共議題與其他族群權益的冷漠,除了將進一步撕裂族群,使公共政策品質繼續下滑之外,唯一得利的還是掌權的民進黨及所屬政治人物!
而族群的被撕裂與國人對政治的冷漠,絕對是民進黨蔡政府這兩年來對國家最大的傷害!這是我們必須認清,當一個政權嘗試去撕裂族群時,我們必須提高警覺,並重新喚起國人對彼此休戚與共的情懷,提高對公共事務的投入,才能防止執政者的擴權、濫權與無能施政。
教材有兩種,一種是「正面教材」,它教我們必須這樣做;另一種是「負面教材」,它教我們避免這樣做。蔡政府在「卡管」工程上教給我們的二三事,盡皆是「負面教材」,這對於一向以擁有對岸沒有的「民主法治」的我們而言,情何以堪?
*作者為台灣警消聯盟執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