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時日前,外界才聽金管會強調推「金金分離」,驀然之間又聽到金管會要推「金金合併」;雖然兩者意涵不同且金管會的金金合併有「鳥籠」之嫌,但不論如何,金管會這次肯定是作對的事,值得肯定,遺憾的是為德不卒,這個對的事只「作一半」。
政院長賴清德昨日親自召開記者會,說明行政院的「金融發展行動方案」,對這個有人稱為「三次金改」的計劃,賴清德說這是歷任政府針對金融改革,「最完整、最全面的一次」。不過以業界眼光來看,這個「行動方案」除了「金金合併」外,大部份都比較像是官僚單位的「作文比賽」成果,其它頂多就是2年內開放2家純網路銀行較可能有實質影響,其它,嗯,就再看看。
所謂「金金合併」是為鼓勵金融市場整併,金管會將修改法規,鼓勵以金控為主體的金融整併,其主要原則是:將金控併購首次持股比率自25%降至10%;「非合意併購」(敵意併購)適用;只限「民民併」,即民營金控彼此併購可以,但公營金控彼此的合併,及民營要併公營都不在此列。
台灣金融界有所謂的一次金改、二次金改;一次金改是以降低銀行壞帳、重建金融機構財務、改制金控、金融鬆綁等為內涵,基本上算是成功的金改。二次金改則以銀行整併為核心,而且是「限時限量」:要在一定時間,達到公營行庫減半、民營金控減半的目標。但扁政府在推動過程因出現業者尋求扁家支持而引發的弊案,導致失敗並讓金改的臭名遠播。
這段歷史導致之後政府不再碰觸金改話題,甚至對合併是保守以對,不論是法令或主管單位的裁量,基本上是排斥所謂的「敵意併購」。不久前金管會推的「金金分離」,雖然其內涵是不讓同一法人或集團同時跨足不同的金融機構,與這次讓金控彼此併購的「金金合併」不同,但長期以來,主管單位對敵意併購意在言外的不支持、甚或反對態度,則是相當明確。
台灣金融界「小行林立」、市場過於「碎片化」,一直為業界所垢病;以新加坡而言,前4大銀行占其國銀資產的9成,另一個金融中心英國是前4大銀行占75%;但台灣前4大銀行占比只有30%,算到前8大銀行也不過75%左右。台灣金融業市場分散、業者普遍過小的情況相當明顯。
銀行多又小引發的後遺症不少:國內銀行因此不易跨出台灣,發展出區域競爭力,更別提「打世界杯」了;過份競爭讓銀行利潤低,號稱「賣白菜的利潤,賣白粉的風險」,因此也難發展出更專業的金融市場。這種規模低、市場散又過度競爭的結果,就是銀行獲利、資本適足率都偏低。
這次金管會決定放寬併購規定,把首次持股比例由25%一口氣降到10%,對敵意併購雖然尚未到鼓勵的地步,但至少是已能接受了,相較過去算是跨出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