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廣播公司BBC慶祝成立100周年之際,BBC媒體編輯從串流媒體服務競爭到通過TikTok爭取年輕受眾等方面展望這個百年媒體所面臨的嚴峻挑戰。
偉大的機構,就像偉大的文學一樣,往往在求生存的焦慮中誕生,是對處於某個時代普遍存在的惶恐所作出的緊急回應。偉大的文學作品、如1922年出版的艾略特的《荒原》(The Waste Land)是如此,BBC的誕生也是如此。
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被槍打中臉部的里斯爵士(Lord Reith)出任BBC的第一任總裁時,他心繫的是國家利益。作為戰後在倫敦工作的一名蘇格蘭工程師,里斯爵士想利用最新技術來重建被戰爭蹂躪的英國。
今天,幾乎沒有人會提議建立一個公共媒體機構。更少有人會建議通過牌照費來資助這樣的媒體機構,因為在有些人看來媒體牌照費是對所有家庭的徵稅。然而,正如BBC在報導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逝世過程中所獲得的讚譽所顯示的那樣,BBC一齣手,水平通常是世界頂級的。
一百年來,BBC一直在國內和國際生活的重要時刻陪伴著英國人:丘吉爾在二戰時期的廣播講話、伊麗莎白女王的加冕禮、1966年的世界盃、人類登月、柏林牆的倒塌、(前財相)埃德·鮑爾斯在《舞動奇蹟》(Strictly Come Dancing)中表演韓國江南風。
英國大多數人都是通過BBC了解這些事情的。但是,現在要團結全國上下一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難,部分原因是英國已經發生了變化,但更主要的原因是媒體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100年來,BBC一直使用最新的技術來確保與英國民眾之間在情感上的紐帶。它誕生於廣播時代,並讓我們第一次看到了電視。但互聯網、智能手機、社交媒體等一系列技術革命,已經不可逆轉地削弱了BBC對英國文化的把握與聯繫。
這些革命也密切關係到BBC今天面臨的五大主要挑戰。
民眾的信任
信任建起來很難,破壞起來很容易。BBC頻繁爆出的醜聞:吉米·薩維爾、馬丁·巴希爾對戴安娜王妃的採訪,等等,諸如此類其他的醜聞已經侵蝕了公眾對BBC的信任。
而這又是一個虛假信息的時代。在一個謊言比真相傳播得更快的世界裏,認為凖確是神聖最高原則的信念已經受到了破壞。社交媒體對新聞行業來說是災難性的。
對某些記者來說這是個機會,他們投入大量時間、金錢和精力查明真相,而真相仍然是大多數人相信的事情。但信任度的下降對BBC是一種威脅。人們不會為他們不信任的東西付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