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8月就要召開了,今年少了一些「懸疑」,因為調高已是確定,差者在幅度高低;工商團體也提前發聲,工總理事長王文淵已表達反對立場。企業界一味要求低工資的心態固然可議,但蔡政府誤把持續拉高基本工資當政績的思維,同樣不可取,更是一大錯誤。
工總上周發表「2018年工總白皮書」,針對年輕人低薪問題,工總認為政府必須解決;但對持續調高基本工資則表反對。王文淵說:「我反對政府插手基本工資,應該回歸到市場機制」,「基本工資是最低、最低的保障而已,不是提高就是照顧人民,提高了,反而可能導致年輕人失業」。
至於政府的態度,在小英總統說出她「有一個夢想」,基本工資能到3萬元後,官員紛紛要想方設法幫總統圓夢。依照目前官方釋出的訊息來看,今年基本工資調高幾乎已確定,特別是時薪可以由140元調高到150或160元,幅度是7%或14%,不論何者,相較過去的調幅來看,幅度都算相當大。
表面上看,當然基本工資越高越好,不僅要能保障勞工基本生活所需,最好是能讓勞工過得更富足;但正如大部份經濟政策都有利弊同時存在的衝擊一樣,調高基本工資的同時,也可能把「邊際勞工」洗出勞動市場,甚至淪入更無保障的地下人力市場。其機制就讓獲利低、附加價值不夠高的企業,因人力成本提高到在以負荷而倒閉退出市場,邊際勞工失業後,因本身所擁有技術的市場價值低於基本工資,難以找到新工作。
是不是調高基本工資一定會發生此事?未必,但可能性高,正反案例都有,既要視經濟景氣情況,又要看生產力提高程度。中國在高速成長的年代,省市時常1年就調高基本工資1成多甚至2成,美國西雅圖等城市幾年前也曾大幅提高基本工資,結果都未出現經濟學家擔心的失業率飆高等問題。
但也有不少國家因各種保護勞工政策「作太好」,讓勞工市場陷入僵化,同時拉高失業率。最近的案例是韓國,文在寅在去年一口氣把基本工資調高16%,今年1月生效後即出現後遺症,例如餐飲業減少3千多家,有些大型社區一口氣把警衛裁員超過一半。官方統計數字也,自今年初基本薪資調漲開始,失業人數逐月攀升,今年第1季度受聘的兼職勞工較去年減少約18.1萬人,零售、批發、餐飲與住宿等行業僱員少了大約9.8萬人,領取失業救濟金人數創新高。
遠一點的案例則是歐陸國家,比較同屬先進經濟體的歐美,美國對勞工保護寬鬆、裁員容易,景氣一變差失業率立刻飆升,如金融海嘯時失業率飆破10%;但景氣回春後,失業率也下降得快,如現在失業率已降到5%不到,而在高競爭的勞工市場中,美國生產力的提升速度遠高於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