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準會啟動這波升息已1年,把聯邦利率從近零利率拉高到4.5%~4.75%,升息幅度達4.5個百分點,步伐是又急又大。美國通膨確實己有緩和,從去年上半年超過9%降到6%多,這應該是不少市場人士努力從鮑威爾發言中想找出鴿派音訊的底氣。
但問題是:6%多的通膨還是比官方設定的2%高出不少,這代表壓制通膨的「打怪」行動尚未成功,尚未到歇手的時候;再者許多不利於物價的因素:從俄烏戰爭、中美競爭、到供應鏈變化等仍持續存在,歐洲物價也仍在8%的高點,尚未到放鬆甚至高奏凱歌的時候。
至於有專家認為如果經濟衰退或失業率增加,聯準會就會變成大大的鴿派,這種看法不全然正確,如果經濟衰退、失業率上揚但通膨仍高,聯準會還是不會放鬆升息腳步。一來所有人都會借鏡於上世紀70年代的聯準會,升息打擊通膨的步伐「走走停停、時緊時寬」,最後是無功而返,只有不惜承受衰退、全力勒緊、持續升息收緊到通膨完全消失後放鬆,才可能消滅通膨。
換句話說,經濟成長、失業率等數字「參考即可」,重點只在通膨數字。事實上,鮑威爾已多次為社會打預防針,強調為抑制通膨可能要付出的代價:例如勞動市場「將會」、也「必須」趨軟(代表失業率上揚)、經濟有所犧牲。因此看到鷹鴿不同解讀反覆改變,其實不必太認真,因為都是「想太多」;至於這次矽谷銀行事件後,有人認為聯準會因所會轉鴿,是否如此待觀察,但如通膨數字仍高則還是難抱期望,盯緊通膨數字才是唯一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