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靖的極致─言論自由毫無防衛能力:《邱吉爾:與命運同行》選摘(1)

2023-11-19 05:10

? 人氣

英國一代名相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Wikipedia / Public Domain)

英國一代名相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Wikipedia / Public Domain)

能夠堅強起身,對抗盛行的言論洪流,這種人很少啊!——邱吉爾,《從倫敦,經普里托利亞到拉迪史密斯》

讓我們解救災難逼近的世界,將禍害與苦難帶到人類言語無法訴說的境地。——邱吉爾,一九三六年四月,下議院

一九三六年三月七日星期六,希特勒的軍隊進入萊茵蘭當天,他宣布:「德國爭取平等權利的奮鬥就此結束……我們不會繼續侵犯歐洲的土地。」英國與法國認為,他的宣言是算計過的小恩小惠,他明目張膽違反《凡爾賽和約》,但希冀不會受到軍事報復。說完那番話後,他就解散德意志帝國議會。他對將領下令,如果法國陸軍主動對抗,他們就撤退,但是儘管邱吉爾請求法國外交部長皮埃爾・弗朗丹(Pierre Flandin),法國仍然沒有動作。即使鮑德溫和伊登準備冒險發動戰爭(他們告訴弗朗丹,不會這麼做),少了法國他們也束手無策。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戰爭不一定等到所有戰鬥人員都準備好。」萊茵蘭重新武裝三天後,邱吉爾在重整軍備的辯論這麼說,「有時候戰爭在任何人都還沒準備時就來,有時候一國認為自己不比另一國更缺乏準備,或一國認為戰爭可能會來,但是隨著時間過去,這樣的念頭逐漸減弱。我恐怕,確實如此,歐洲歷史可能會有某個終結的點……我無法判斷何時會到達,但必定在這屆國會年限內發生。」那屆國會預計在一九四〇年秋天結束。

在下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的會議,邱吉爾要求一項「整合計畫」,以國際聯盟為首,說服法國起身對抗德國。有人告訴他,國際聯盟的主要成員「從軍事觀點來看毫無準備」,正好是什麼都不做的理由。事實上,在那個時間點,法國的武裝程度比德國更高,義大利至少理論上還在斯特雷薩會議建立的反德陣營,而皇家海軍所向無敵。但是各國什麼動作都沒有,只期待希特勒說的是實話。

三月十日,邱吉爾警告下議院,德國正耗資十五億英鎊「直接或間接準備戰爭……這個數據非常驚人。和平時期不曾見過這種景象。」他承認英國政府已經開始重新武裝,但是表示那樣的努力還不夠。「即使我們的新計畫通過,德國還是會將我們生吞活剝,」他說,「而且即使我們盡了全力,今年年底我們會比此時更糟。」他的警告完全沒用。弗朗丹告訴他,鮑德溫甚至不希望國際聯盟的委員會開會討論制裁德國。報紙、在野黨、帝國成員的首相全都反對出兵萊茵蘭,因此邱吉爾也懶得催促早就不存在的理由。

儘管如此,三月十二日鮑德溫宣布的新部會,不是邱吉爾一直提倡的國防與軍需部,而僅僅是國防的部會,主要角色是顧問,不是執行單位,邱吉爾失望透頂。而且部會大臣是毫無魅力的公職人員——檢察總長托馬斯・因斯基普。鮑德溫告訴戴維森,「他不想要一位打算在泰晤士河放火的國防大臣」,如同後來顯示,這真是不幸的比喻。戴維森認為因斯基普「有點呆板,不太主動決策」,且「外表有點嚴肅」。十天前,邱吉爾告訴克萊門汀,「無論發生什麼,我都不會傷心。命運會善盡職責。如果我得到了,我將在上帝和人民之前,為求和平盡忠職守,不容驕傲或激情動搖我的精神。」邱吉爾想過九個可能得到這項職務的人,裡頭完全沒有因斯基普。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