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預見,小布希:我們怎麼會落到這種田地?
但如此慘烈的金融危機,卻幾乎沒有任何人事前預測到,也對其嚴重性毫無知覺:正如小布希在一次會議中開頭就問所有的財金領導:我們怎麼會落到這種田地?英國女皇拜訪倫敦經濟學院問:為何無人能預測到這個危機?2008年8月,危機爆發前1個多月,全球央行高層齊聚傑克森洞舉行會議,當有人問:次貸危機在未來的歷史書中,「會是一個章回的故事,還是一個註腳」;與會者的回答都是「一個註腳」。
結果事後驗證,應該不止「一個章回的故事」,而是一本厚厚的書。
危機發生後,各界才慢慢釐清引發海嘯的原因:簡單的說,就是「世界變了」,而所有人都未察覺,也因此全球經濟學家、金融界、再到FED都未能看到危機、作出預測,進而事前防範。
世界變了,擠兌以不同面貌出現
葛林斯潘在其談這次海嘯的著作中,對為何所有人都未能預測出海嘯就說:「這個世界變了」,海嘯時的FED主席柏南克則在其回憶錄中承認,他與FED都沒有預料到次貸款虧損可能危及美國與全球金融體系,在給國會的報告中還說次貸問題對市場的衝擊「可能可以控制得住」,但在事情發生後,他們(指FED)「才知道擠兌現在會以不同的面貌出現」─這個不同面貌指的就是「影子銀行系統」,還有衍生性金融商品的泛濫問題。
其實,金融海嘯的直接因素就是美國的「次貸風暴」(次級房貸,指信用等級較差的房貸),但更早種下的因則是葛林斯潘在FED主席任內放寬對衍生性金融商品的監管,1999年廢除隔離投資銀行與儲蓄銀行的「格拉斯-史帝格法案」,讓華爾街金童們的神跡,發明了眾多無人理解的衍生性金融商品,每個都冠上一個大部份人聽不懂的縮寫─ABS,SIV、CDO、CDS、CMO、MBS……!
這些所謂以新金融技術煉製出的金融商品,基本上就是把貸款包裝成證券型式賣出,包裝方式則是用數學方式算出讓信用好壞不同的貸款包在一起「平衡風險」─但最後的現實則是當房市全面下跌、違約暴增後,沒有任何可以「平衡」的資產。
失去風險意識,「忍者貸款」盛行
這些複雜的金融商品,連葛林斯潘都承認「看不懂」,但信評公司都給予AAA的高評價,透過金融全球化,這些事後被認定是「有毒」的資產流到全世界─美國學者為此說:我們創造了2兆美元的有毒金融商品,但,感謝上帝,有一半是由其它國家持有了。
當然,要談更根本的原因,就是整個金融界都失去風險意識;FED為了挽救網路泡沫大幅降息,鼓吹出房地產泡沫,被稱為是「用房市泡沫挽救網路泡沫」;政治上則是政客為了實現讓較低收入者也能有房子的「德政」,放寬甚至鼓勵次級房貸,兩房(指房地美、房利美這兩家名為私營、實際等於政府贊助的公司,主要業務是房貸的保證,柏南克形容兩房「就如鴨嘴獸一樣獨特」)資產負債表中日增的次貸資產就是明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