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模式不再,德國經濟風險大
德國是G7成員、歐盟龍頭,在經濟規模與先進程度上都居全球前緣,相較其它先進國家轉型至以服務業、金融業為重的經濟結構,德國一直保持高比例(3成左右)的工業、製造業,相較之下英美的比重只剩下1成多一點;除了那些大廠牌外,也有許多在各不同製造領域的「隱形冠軍」:從汽車到電子、航天、汽車、精密機械、裝備製造、軍工等。
但近年先是中美貿易戰與科技戰影響全球供應鏈與貿易,再來是疫情衝擊、俄烏戰爭;德國是先進國家中與中國貿易關係最密切的國家,因為中美競爭因素的所謂「去風險化」,影響著雙邊投資與貿易;戰爭讓能源大漲,各種外來因素衝擊供應鏈(從疫情到缺晶片、貨櫃船運大亂等),全球經濟走緩、特別是中國經濟陷低潮,過去德國進口價格低又穩定供應的能源與原材料,加工為高附加價值產品,再出口賺錢獲利的「成功模式」就破功了。
而且,對德國而言,原來的「成功模式」可能一去不返,非有變革調整不可。以能源而言,德國全面廢核原本就已處於不利,戰爭讓其失去來自俄羅斯便宜又穩定的能源。中美競爭持續、歐盟也非繼續「去風險化」,換句話說就是與中國的經貿關係發展受限制,再者,中國經濟也不可能再出現過去的高成長。
追隨美國自作自受,病夫何年脫困?
更致命的是中國製造的競爭力也提升、一定程度上取代外國商品。最明顯的就是汽車產業,去年在中國市場,德日系品牌汽車市占都減少,半壁江山已經是中國國產車。而在所謂的「新能源車」方面,中國廠商在技術與市占上都領先,中國新能源車對歐出口開始大增 逼得歐盟開始對其進行「貿易調查」─這是保護主義的婉轉說法與遮羞布。
從龍頭到病夫,德國經濟今日景況,一定程度上也是拜其政府之賜。德國緊跟美國政策,對俄羅斯大力制裁,連老美炸了北溪2號都不敢哼一聲,乖乖買美國貴數倍的LNG(液化天然氣);跟著老美要對中國「去風險化」,把美國的利益與地緣政治需要,當成自己的利益與需求,相較之下,法國對美國的作法還有一點抗拒。
日本經濟的失落,一部份因素來自美國,從對日本當年領先全球的半導體的打壓、撕裂,到對日車的限制,還有廣場協議的逼迫升值,都與美國有關,德國再成病夫亦如是。至於何時能拿掉病夫之稱,還是要如日本一樣當多年的病夫,就再看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