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南觀點:「黃單」「紅單」? 震後危屋有救嗎?

2024-04-11 06:50

? 人氣

花蓮今日發生芮氏規模7.2地震,導致位於花蓮市區的天王星大樓嚴重傾斜。(顏麟宇攝)

花蓮今日發生芮氏規模7.2地震,導致位於花蓮市區的天王星大樓嚴重傾斜。(顏麟宇攝)

花蓮近海4/3日早上發生芮氏規模7.2強震後,餘震超過749次(4/8日中午)。不排除未來還有規模5級以上的餘震發生,最近一個月內餘震可能還會相當活躍?花蓮、雙北及桃園等地區有些建築物受損嚴重,已確認為紅單(紅色危險標誌)的有42件(花蓮32件、新北4件、台北2件及桃園4件);黃單(黃色危險標誌)有70件(花蓮35件、台北13件、桃園14件、新北市7件及基隆1件)。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前述受震損的建築物,可依據「災害後危險建築物緊急評估辦法」中的「災害後危險建築物緊急評估表」由技師、建築師等合格評估人員到現場評估,貼上「黃單」、「紅單」來建立災損建築物的基本資料及快速篩選、過濾建築物的安全性是否有問題?

「黃單」代表本建築物已經有危險之虞的項目、範圍,應該暫時停止使用,須經排除危險狀態而被認定為安全狀態後始得使用,並解除本標誌。前述所謂有危險之虞的項目、範圍,係指本建築物受損嚴重或因鄰近建築物傾斜,有墜落、傾倒危險情況,須經排除危險狀態認定後,民眾始得進入使用。

「紅單」代表本建築物已經有嚴重危險之虞,應暫時停止使用,須經補強○且經專業認定後,始得使用本建築物並解除本標誌。如果本建築物用補強方式也不安全,則需要拆除。

此外,震災後民眾亦可檢視自家房屋結構是否安全?要注意建築物的梁、柱、承重牆、樓板等桿件,是否出現明顯的裂縫或混凝土發生壓碎剝落、鋼筋外露等損害?儘快請土木、結構技師或建築師來現場勘查,進行建築物耐震能力評估。惟需注意,所謂的紅黃單之判定僅僅是對於災後現場建築物安全風險的「立即性」鑑定。若對於受震損建築物之耐震能力有所疑慮,應進一步請技師或建築師等專業人士,進一步作建築物的耐震能力鑑定及危害風險評估。所以耐震能力評估(取樣試驗作力學分析)與黃紅單標誌(立即性)的意義是不同的。

例如台北市南機場公寓有十連棟建築,其鋼筋混凝土梁/柱變形、鋼筋裸露、混凝土破碎掉落外(如圖1),樓梯及磚牆也是破壞嚴重;目前已被貼上「黃單」。除了台北市政府協助辦理「都市更新重建」策略外,若要進行結構補強,筆者建議可以採用「擴柱補強」工法(如圖2),

南機場公寓柱子損害情況。(作者提供)
圖一、南機場公寓柱子損害情況。(作者提供)
擴柱補強工法的示意圖。(作者提供)
圖二、擴柱補強工法的示意圖。(作者提供)

就是在原來被損害柱子的外面周圍增加鋼筋並灌注混凝土,使柱子的斷面擴大增加力學上的承載能力。而梁則可以在梁底/梁側面加上鋼板包覆,或用鋼/玻璃纖維/碳纖維混凝土來增加梁的深度,以增加結構承載力而加固房屋。

針對土城區員林街民宅受震損柱子 (圖3)之修復補強,也可以採用「擴柱補強法」,還有其他很多受損建築物的柱子補強,亦可把這種工法納為選項之一,惟須請技師、建築師、工程顧問公司等專業機構,做「結構補強設計」再發包施工。

 土城區員林街民宅地下一樓柱子扭曲受損。(作者提供)
圖三、土城區員林街民宅地下一樓柱子扭曲受損。(作者提供)

如果爭取搶災時效,也可以採用「統包」(設計 + 施工) 方式辦理,但建議要找以前有做過結構物補強經驗的廠商來辦理!此外,還有「剪力牆補強」、「翼牆補強」等工法,但可能對於原來的使用空間機能、出入動線及採光等之影響較大、使用上較不方便?

針對受地震損壞柱子之補強,「擴柱補強法」屬於最經濟且較容易施做的工法,就是把原來柱子的斷面尺寸加大並在原箸子周圍增加鋼筋配置(如圖4所示),使補強施作後之完成柱子的橫斷面比原來柱子大(如圖5所示),如此補強後的柱子斷面積會被擴大。就能使「擴柱」的力學承載能力恢復到原來沒有被地震破壞前,甚至還要更大更強壯,才能滿足現行「建築技術規則」對於房屋耐震設計的要求。並且「擴柱補強工法」對於建築物的外觀及使用機能等之影響,可能較其他工法來得小!

某學校教室在原來柱子外圍配置鋼筋及灌混凝土使成為擴柱補強。(作者提供)
圖四、某學校教室在原來柱子外圍配置鋼筋及灌混凝土使成為擴柱補強。(作者提供)
某校舍的原來柱子經擴柱補強後(最左邊)照片。(作者提供)
圖五、某校舍的原來柱子經擴柱補強後(最左邊)照片。(作者提供)

*作者為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營建系名譽教授暨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土木系兼任教授,陽明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博士、中正大學法學博士、中國政法大學法學博士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