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交」或許是提及我國外交時,最常,甚至是最先浮現的關鍵字,但我國何嘗不想增加「大使館」數量?舞台劇《這不是個大使館》藉由設立「大使館」的目標,呈現我國內部存在的不同聲音。該劇導演凱吉提到,在同溫層很厚的時代,該劇展現在公開場合表達、聆聽不同看法,這點讓部分歐洲觀眾相當感動。
《這不是個大使館》(This is not an Embassy)由德國的里米尼紀錄劇團(Rimini Protokoll)與我國國家兩廳院合作編導製作,以「紀錄劇場」(Dokumentartheater)形式演出。紀錄劇場是用既存文獻來討論真實事件,而里米尼紀錄劇團的特色是徵選素人演出內容。
該劇在德國、奧地利、瑞士巡迴演出15場後,4月12至14日首度在台灣演出。凱吉(Stefan Kaegi)接受《風傳媒》訪問時表示,台灣歷史是該劇想傳遞的主要內容,不過在台灣演出,除了大部分台詞從英文譯為中文,有些橋段也修改。事實上,該劇在不同歐洲國家演出時,都會加入與當地有關聯的議題。
曾任我國駐貝里斯大使、駐紐西蘭代表的吳建國告訴《風傳媒》,自己希望透過該劇傳達「異中求同」的訊息,因此「建立怎樣的道路來和平相處」至關重要。他表明,劇中的禱告橋段,也是在祈求和平相處,強調台灣內部不要自己製造分裂與仇恨。
吳建國直言,不應在社群上用隱藏身分發表尖銳言論,而要多了解國際社會的殘酷和現實,「零邦交問題很大,(我國)國際法身分會喪失」。他提到,「基於共同歷史、文化、語言、族群,兩岸有必要為了意識形態打仗嗎?」相信仍有和平之路可走,「一方面備戰,但也要避戰,因同等重要」。
傳遞台灣歷史、內部不同聲音
參與演出的台灣數位外交協會理事長郭家佑稱,希望台灣人看完該劇後,可成為對外大使,與更多外國人講故事,以此介紹台灣,「讓大家再點燃對台灣的使命感」。她亦稱,舞台上開設「大使館」看起來是這麼容易的事,現實中卻是如此困難,「也許就是這樣的荒謬性讓歐洲觀眾思考,為何台灣不行?」
另外,該劇在不同國家演出時,都會放入該國與兩岸關係的議題,對此凱吉說,巡演期間形同是對當地的研究旅程,即了解當地和兩岸的關係。他指出,在德國表演時,台上放置的是德國國旗,而非瑞士國旗,並談論德國人較有感的東西德議題。
問及所收到對該劇的評論看法,凱吉表示,許多評語不是直接跟他說,但在歐洲與觀眾交流時,有聽到一些回饋,「我和很多人交談民主,他們說,我們正處在不想聽不同意見的時代」。他告訴《風傳媒》:「像是德國有些人,對於不同看法的人竟然可以同台而相當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