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台政策體檢:華府力挺台灣,反而危及台海穩定?

2024-04-24 09:30

? 人氣

我國與美國國旗、台美國旗。(資料照,AP)

我國與美國國旗、台美國旗。(資料照,AP)

台灣是美中關係最危險的潛在衝突熱點。美國總統拜登曾四度公開宣稱,一旦中國武力犯台,美國會派兵協防台灣。隨著中國軍事能力增強和台海局勢升級,對於衝突爆發的擔憂也日益加深。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是否應該改變長期以來的「戰略模糊」政策和「一個中國」政策?哪些政策工具最能有效維護台海和平穩定?

為了對美國的台海政策進行全面評估,美國智庫「布魯金斯研究院」(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邀請4位頂尖專家──布魯金斯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主任歐漢龍(Michael E. O’Hanlon)、前白宮國安會台灣中國與蒙古事務主任簡以榮(Ivan Kanapathy)、「亞洲協會政治研究所」(ASPI)執行主任但若雲(Rorry Daniels)、明尼蘇達外交關係委員會(Committee on Foreign Relations Minnesota)主席漢森(Thomas Hanson)進行深入探討。

所有專家都認為台灣有發生軍事衝突的危險,但他們在應優先使用哪些手段(外交、經濟或軍事)來阻止中國的侵略、加強台灣的安全繁榮並和平解決台灣問題方面有不同看法。

美國削弱中立性的危險後果?

但若雲指出,美國的對台政策最好被解讀為「美國對台灣的主權問題持中立立場,並希望看到此問題在不使用武力或脅迫的情況下得到解決」。她強調,美國的中立立場取得了兩個成就:首先,它使有關各方允許擱置此事,直到情況對其最有利的時候;其次,它使台灣主權問題保持在政治爭議範疇內,而不是軍事爭議。

她接著說,所以目前美國的困境在於,它如何在台灣主權問題上保持中立,同時抵制中國對台灣施加脅迫和威脅?這是一個難以取得平衡的挑戰。隨著華盛頓對台灣獨立的偏好增加,中國對台灣的武力威脅也就越來越大。一旦美國改變政策而削弱中立性,北京方面可能將認為政治解決已無望,必須依靠軍事手段來實現其目標。

2024年4月17日,美國聯邦眾議院通過援助烏克蘭、以色列和台灣法案,圖為議長強生。(美聯社)
2024年4月17日,美國聯邦眾議院通過援助烏克蘭、以色列和台灣法案,圖為議長強生。(美聯社)

她認為,近年來美國削弱中立性的政策或舉措不勝枚舉。例如,美國更新了國務院內部規範美台官員互動的「對台關係指導方針」,以及時任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訪問台灣。她指出,支持上述政策舉措的人往往將軍事競爭置於一切其他考慮之上,並認為政治支持是一種必要的威懾手段。然而,過度強調軍事因素而忽視政治因素,恐怕削弱各方處理台灣主權問題的能力,並增加導致衝突的風險。

喜歡這篇文章嗎?

蔡娪嫣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