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開徵碳費準備好了嗎?從亞洲鄰國碳定價政策反思台灣淨零轉型

2024-05-17 05:40

? 人氣

在亞洲國家之間,新加坡碳稅起徵最早、現階段價格最高令人咋舌。但新加坡的主要目標並非環保團體強調的以價制量,而是考量到新加坡本身的高昂物價,並且意圖藉由高額碳稅催動企業投資節能設施與科技,搭配新加坡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創造碳經濟新商機。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由於新加坡是許多跨國企業的亞洲總部所在地,並擁有蓬勃的金融業,脫碳技術創新或大自然碳移除項目可以很容易在新加坡取得資金,或是技轉投資的機會。新加坡也積極發展監測、信用認證與風險分析等碳權市場子領域,目前已群集超過100家碳服務供應商。雖然新加坡也是製造業佔GDP25%的製造大國,但與台灣、日本、韓國相比,擁有更多減碳商機的區位優勢。

亞洲鄰國他山之石,有助台灣碳定價政策

台灣製造業佔GDP比重近四成,而且高度依賴國際貿易。碳定價政策一旦實施,對社會經濟影響將是全面性的,不只是列為被課徵對象的特定產業會受衝擊,民生物價也會產生較大幅度的波動。如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兼任研究員蕭代基日前表示,碳費、碳稅很重要的缺點是會使全國所得分配不均更惡化,對低所得家庭而言負擔更大。

從前述亞洲鄰國經驗來看,日本(2008-2012)、韓國(2015)、新加坡(2019)的碳定價政策都有一段醞釀緩衝階段,避免引發綠色通膨。即使是碳稅價格最高的新加坡,在開徵初期也不過是5新幣的水準;日本從東京都推行強制性碳交易機制,也有避免城鄉差距過大,反而惡化區域發展均衡的考量。

儘管國內環團期待台灣可以對標2024年的新加坡,以每噸新台幣500元的價格起徵碳費,但新加坡社會經濟結構畢竟特殊,以台灣的產業結構、能源安全需求,更適合學習日本與韓國的經驗。何況新加坡每噸5新幣的碳稅起徵價格,與環境部正研擬的10美金碳費標準相去不遠,台灣實在不需要繼續爭吵一般費率,而該集中精神深入配套規劃細節。

配套周全才是淨零轉型的成功因素

經濟部多次強調台灣碳費並非財政工具而是經濟誘因,政策重點不該是「如何多收碳費」,而是「如何降低碳排」。碳費不是財稅,也意味著碳費不能統收統支,必須專款專用。

台灣碳交易之父李堅明教授今年4月接受今周刊專訪曾表示,台灣碳費設計有「電力係數高,費基不公」、「避免產業外移造成碳洩漏」、「交易、抵減機制不足」三大配套不明問題。而且他認為碳費收多少應「量出為入」,環境部過往公務預算僅100億元規模,若以每噸300元費率估計,未來碳費收入高達500-600億元,「這麼大一筆錢,它是要怎麼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