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肇逃,檢察官卻濫行起訴?」按檢察官若涉犯濫訴,當依刑法涉嫌《濫權追訴罪》處理。近期有報導載《辦車禍案搞烏龍亂起訴肇事逃逸》、《沒人肇逃還起訴、誇張前檢座送懲戒》,以下筆者就「該濫行起訴肇逃案(下簡稱該案)」,引用檢評會決議為說明。
檢座涉嫌《濫權追訴罪》,檢方是否依法偵查?
按刑法第125條第一項共計三款罪行規範,即「濫用職權為逮捕或羈押、意圖取供而施強暴脅迫,以及濫權追訴。」濫權追訴包含「明知為無罪之人,而使其受追訴或處罰」或「明知為有罪之人,無故不使其受追訴或處罰」,換句話說,實務上常見惡檢對「明知有罪之犯罪者」可以巧偽透過不起訴、緩起訴或簽結等方式,由檢察官在行政上依職權處分,該類型屬於縱放犯罪者之況;而對於「無罪之人」濫行起訴,實務上多為偵查疏失,但如涉及明知,則有該條濫行追訴之適用。
依照《罪刑法定主義》,濫權追訴以「明知」為構成要件,類同故意之嚴重過失尚不在該條處罰之範圍,但審酌個案被告每多抗辯「疏失」以逃刑責,是否「明知、故意」仍應透過偵查程序以明。準此,該位黃檢(已離職,下僅簡稱黃檢)是否由桃園地檢署偵辦?筆者認為桃檢應展開偵查,最終是否作成不起訴處分則尊重之。又,事涉冤案及偵查疏謬,實務上檢方「律己甚寬、虐民從嚴」,有興趣不妨檢閱拙文《檢座逼認罪—高層稱讚褒揚?》、《檢方作秀及辦案謬誤實相錄:陳建國冤案》,當可略見近年檢方某些實相及現況。當蔡清祥、邢泰釗之流,檢方高層成日作秀成癮成癖,檢方之墮腐暨沉淪,必非一日形成。
被告「無」肇逃事實,檢方提起公訴「追訴肇逃罪」?
依照(5/10)《檢評會113年度檢評字第6號決議書(下簡稱該號評鑑)》,該案評鑑成立,受評鑑人黃檢有懲戒之必要,報由法務部移送懲戒法院職務法庭審理。由該號評鑑,可查見客觀事實如下(節錄):「未注意警方之移送對象有誤,卷內『諸多事證』均顯示被告於車禍發生後,並『無』肇事逃逸之事實,且告訴人蔡○○及被告鄭○○到庭『均否認』被告有肇事逃逸之行為,黃檢未詳閱卷證,即『逕將』被告提起公訴。」當觀察以上內容,顯見黃檢根本未詳閱卷證,檢方該案之公訴品質如何?
響鼓不用重捶。當檢察官依法偵查卻「昧於」卷證所載,對「無人肇逃個案」提起公訴《肇逃罪》,實質上等同造成《濫行追訴及冤案》,這種公訴品質怎能不堪慮?萬幸的是,該案公訴檢察官「發現起訴對象有誤,主動撤回起訴。」避免一場冤案形成,但對民眾而言,該案偵查檢察官確實愧對檢察官之職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