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黃埔建軍百年,明年我們則將歡慶抗戰勝利80周年,兩個日子都與今日的中華民國密切相關,對兩岸關係也有深遠的影響。我們特別訪問著有《歷雨迎鋒:國軍抗戰紀念碑考》以及《銘誌天星:國軍紀念碑百年激盪史》兩書的香港城市大學博士徐全,請具有兩岸三地生活背景的他,談一談國民革命軍史蹟過去75年在對岸的滄桑史,以及他在臺灣的學術生活。
問:是什麼樣的機緣,讓您願意投入到國軍軍史的研究?是跟家庭背景有關嗎?還是另外有其他的原因?
答:其實和家庭沒有關係,倒是和經歷有關。2013年的時候,和中國大陸的民間軍史學者前往湖南衡陽,參觀了南嶽忠烈祠,也看到了衡陽抗戰紀念城的紀念塔,當時在南嶽衡山,很多國軍公墓還是殘垣斷壁、國軍先烈骸骨處於被挫骨揚灰的狀態,有些碑即便修復,但曾經被砸斷的痕跡還在,這些都給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後來也有限度參與一些關愛國軍老兵的志工活動,從香港跑去中國大陸,對生活在中國大陸的國軍老兵在1949之後的滄桑人生有了感知和體會。基於這兩個原因,我開始專注國軍歷史的研究。2017年,我在香港書展,看到台灣這邊的政府出版品,中華民國國防部編著的《國軍將士紀念碑》。我就忽然腦洞大開:為何我不將自己平時參訪過的國軍碑墓整合一下呢?於是就進入了這個領域。我的目的很簡單,留住那段歷史,為那些飽經榮辱滄桑、一輩子在貧病交加中度過的國軍老兵,送上一枚無形而永恆的勳章。他們真的好慘,好慘。我覺得,作為一個讀書人,一個寫作者,講真相是自己的神聖使命。
問:您所研究的國軍紀念碑與公墓,大多是1949年以前由中華民國政府在大陸搭建的,而今年剛好又是中共建政75週年,能否談談這些國民革命軍遺跡在中國大陸的滄桑歲月?
答:其實這真的很滄桑,也可以說是文化資產保育、國軍歷史的悲劇。很多人認為這些國軍碑墓,不論是東征、北伐,還是抗戰的,是毀於文革。其實不是。這些碑墓在1950年代初就被破壞了。當時將這樣的做法稱為清除反動遺蹟。例如寧夏的銀川,政權易手之後,抗戰碑墓是被立即拆除的。有的勉強維持到1960年代,也是難逃拆毀命運。有的不被拆,就會被改——比如重慶的解放碑,原來是抗戰勝利紀功碑;廣西柳州由白崇禧題字的國軍第七軍紀念塔,改為解放紀念塔。公墓、忠烈祠,基本上都不存在了。南京的航空烈士公墓,骸骨早就沒有了。胡漢民、譚延闓、劉湘這些國軍大佬,遺骸都是被挖出來,焚毀了。在那個年代,國軍碑墓被保留是特例、被毀是慣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