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美國聯準會(Fed)宣布升息的隔天,央行也召開理監事會同時決定維持利率不變,台美再次對利率走向不同調,並不讓人意外;外界更關心的是:台灣到底何時會啟動升息?
Fed這次升息1碼,且在年底前預估還會再升息1碼,等於到年底時全年是升息4次,Fed也刪除貨幣政策寬鬆言詞,重申2018升息4次,2019年升息3次,及2020年升息1次的預期不變。
雖然Fed主席鮑威爾之前就說,若經濟走軟,Fed也可能降息,但整體來看,Fed是再次往「鷹派」方向移動。只要全球與美國的經濟與金融市場,都未出現重大變化,Fed這波升息腳步會一路走下去,直到利率調高到3.5%左右的「正常水準」才會間歇。
台灣則走不一樣的路,這次央行再次不調利率,號稱是「連9凍」,但其實央行上次升息已是7年前的2011年6月24日,之後就連16季利率不變,到2015年9月24日宣布降息,啟動降息循環,到2016年9月才終止連4降,之後至今就是維持利率不動。
過去的台灣、及許多其它國家,利率的升降往往要參考、甚至追隨Fed的腳步,但也因各國經濟與金融情勢的不同,有時必須「走自己的路」,台灣央行其實走自己的路已經數年。2015年央行啟動降息且連續4季調降時,其實FED已經啟動升息腳步,在2015年12月16日啟動9年多來的首次升息。
台美利率不同調,原因很簡單,兩國經濟情勢不同;美國經濟復甦情況良好,甚至越來越強勢,今年還出現單季成長率達4.2%的高成長;台灣這幾年則一直處於低迷情況,甚至還跌入衰退。即使這2年經濟已復甦恢復正成長,但成長率也不過是2%多;加上今明兩年預期物價上漲率維持在1-1.5%左右的低通膨─低通膨讓央行無升息的壓力與迫切性,低成長則讓央行缺少升息的「底氣」,此所以台灣利率連9凍的原因。
不過,外界與央行都知道,該來的還是要來,台灣不可能一直維持這種1趴多的低利率;如果Fed持續升息、同時也越來越多其它國家跟進,台灣與其它國家的利率差距過多,可能引發資金外移與匯率波動,因此升息終究難免,問題是何時?
目前情勢看,台灣要啟動升息,明年下半年的機會較大。以今明兩年預估的1-1.5%通膨而言,央行不會有為防通膨被迫升息的壓力;但經濟在低成長與未來風險,卻會讓央行不敢亦不能太快升息。從央行的報告看,明年國內經濟成長率猶低於今年,但未來面對中美貿易戰、中國經濟趨緩、新興市場風險,各方也多預測全球景氣成長將趨緩、貿易動能減弱,因此明年所有主要經濟體景氣全部都可能降溫。
而國內除了低成長、低通膨因素外,日前台經院公佈廠商調查時就指出,景氣高峰可能已過 接下來就要走下坡了。以央行的謹慎,在國內外諸多風險與變化中,應該會再多看看、再觀察後再決定是否調整貨幣政策。因此年底固然無升息的可能與必要,明年上半年升息的機會亦小。
至於下半年是否能滿足升息條件,就要看明年上半年全球與國內經濟情勢而定,因為貿易戰的影響預估是明年會更明確顯現。但以目前預測的經濟情勢看,即使到明年下半年也尚未滿足升息的必要條件,唯一要考量的是央行有意儘早讓「利率正常化」,因此即使明年下半年尚無升息之迫切,但只要經濟已足夠承受升息壓力,還是決定啟動升息,否則可能下半年都未必升息。
不過,即使尚未要啟動升息,但央行已先為大家「打預防針」了;彭淮南任期之末,就已說出利率不會永遠維持低檔;這次央行總裁楊金龍也還是要再次警示利率風險,強調「利率不會永遠不動,歐、日央行也都做出提醒」,這個提醒主要是要房貸戶警覺未來利率變動風險。央行的再三警示,其實就是告訴大家利率遲早要調高;至於時機則仍「捏在央行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