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教育》正視技術教育人才的銳減與素質的弱化─教改30系列3

2024-07-08 05:50

? 人氣

三、產業人口過於集中。勞動人力若過度集中在某一種行業,就會造成其他產業勞動人口的不足。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近來政府積極發展半導體產業,認為半導體產業是世界經濟發展的核心,而臺灣是關鍵的要角。我們看到大學紛紛設立半導體相關科系,不只理工科畢業生,連社會科系畢業生也搶著進入半導體產業。

不僅如此,臺北市高中也因應人工智能(AI)的發展趨勢,創全國之先成立了「AI專班」。北市教育局更是宣布113學年度,將補助高中每校最高一百萬,推動「人工智慧AI」、「量子電腦應用」及「半導體相關理論」主題的學分學程,利用專班或課程融入的方式,讓學生專題實作。在如此推波助瀾下,就更不利於產業多元的發展。

前暨南大學校長李家同曾提醒,政府不應獨尊半導體產業,過度重視半導體,這樣只會造成臺灣工業畸形發展。不僅部分學校基礎工程面臨學生減少的困境,也會造成未來其他產業就業人口的失衡。

技術教育的第二個問題,就是專業基礎知識的不足與銜接困難。

前面提到即使普高生人數有上升的趨勢,可是卻有愈來愈多的畢業生選擇技術學校。這就意謂著學生對實作課程感到興趣,或者認為之後投入就業市場較為有利。問題是,普高的學生並沒有修過技術高中的專業科目,如何銜接科技大學的課程?若學生本身又不夠積極學習,學校所培養出來的技術人員常會讓人覺得不夠專業。

關於學校的發展,也是讓我們看到莫名其妙的錯亂。有些普通大學為了吸引學生就讀,會強調課程偏向實用,與產業界充分連結,於是這些大學愈來愈「技術職業化」。相反的,培養技術人才的大專校院為能與一般大學並駕齊驅,卻著重理論研究,而愈來愈「普通大學化」,這也就導致所培育出來的學生素質弱化的其中因素。

為了解決技專學校招生的問題,教育部長鄭英耀上任後,提出三加二的「新五專模式」──學生前三年讀高職、後兩年讀科大。短期內,或許能解決目前技術教育體系面臨的招生困境,但就像是磁吸效應一樣,恐怕會有更多縣市的高中仿照,加速斷送五專體制。其利弊得失還須審慎評估。

總之,面對技術教育體系未來的發展,政府不應只處理招生問題而已,更重要的是還要強化學生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加強產、官、學合作。以及輔導適合讀技術的學生選擇技術教育體系的學校,而不是普通高中;也應要求科技大學對普高生提供相關的銜接課程。唯有提升技術人才的素質,才能真正提高產業與國家的競爭力。

*作者為諄筆群主筆

喜歡這篇文章嗎?

諄筆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