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榮光的大半生,都致力於嶺南大學的近代化,説他是「嶺大之父」並不為過;他為嶺大而全球籌款,並將嶺大收歸國人自辦。他以教育為名山事業,「盡瘁嶺南至死」,在近代中國教育史和廣東發展史上有了永久的影響。
鍾榮光(1866—1942),字惺可,廣東香山縣(今中山市)人。父親鍾玉龍初業農,家小康,時中外通商,乃赴香港營商肆。鍾榮光年少隨侍,得睹洋場之盛,近接省會之廣,故自少觀感一新。年幼聰穎,髫齡入塾,過目不忘。負笈廣州,就讀於大館,並從吳道鎔太史遊。年十七中秀才,光緒十五年(1889)中己丑恩科第七名副貢。光緒二十年(1894)中甲午科第九十五名舉人,時值中日甲午戰役敗績,感傷國是,即無心再求功名進取,因設館於廣州授徒自給。時孫中山在港穗間密謀起事,鍾榮光乃於一八九六年秘密加入興中會,聯合同志創辦《可報》、《博聞報》、《安雅報》等,鼓吹革命,並結識陳少白、楊鶴齡等革命人士。其時新聞事業尚屬幼稚,內容貧乏,未幾,復招官府之忌,予以禁封。在此期間,有美國基督教傳教士及西醫生,在廣州長堤開設博濟醫院,在四牌樓開設「格致書院」,寓傳道於醫藥及教育。一八九八年,格致書院遷往廣州河南花地開課,次年鍾榮光在香港荷李活道倫敦會(今稱中華基督教會)道濟會堂向王旭初牧師領受洗禮,皈依基督,日與廖德山、區鳳墀、楊襄甫、左斗山等基督徒及牧師,研求教義。一九00年格致書院遷往澳門旋改名嶺南學堂,鍾榮光一面擔任漢文總教習,一面學習英文、算學及各種自然科學,教學相兼。一九0四年,嶺南學堂始在廣州河南康樂村置地建校,做永久計。一九0五年,鍾榮光畢業於嶺南學堂之廣學班,翌年再入嶺南初辦之大學一年級深造,「學不厭,教不倦」,此時他已四十歲了,與蔡元培四十二歲入德國萊比錫大學求學相媲美。
一九0七年,他代表學校前往日本,出席「世界基督教學生大會」,事畢順道前往華北考察學務,在保定時為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凱的密探以革命黨人罪名扣留。那時他在廣東已有很好聲譽,教育界聞訊,就由南武學校校長何劍吾領銜聯名具保,請求把他釋放。三十五天後以「查無實據」開釋。但鍾榮光對牢獄之災並無驚悚,當時他自問必死,誠心祈禱,並作詩云:「世間並無不死藥,我生最愛自由花。」
一九0八年,晏文士(C.K.Edmunds)博士任嶺南學堂監督,鍾榮光亦同時膺任嶺南學堂華人教務長,襄助校中行政工作,學校用紐約董事局捐款建成馬丁堂,鍾榮光不願仰賴外款,發起向學生家長捐款。次年,為了建設嶺南學堂第三宿舍,他環遊世界,行遍東南亞、美國等地籌款,所到各埠,親向華僑勸捐,並勸華僑子弟回國就學,接受中國文化。美國各埠華僑,咸表支持,願以子弟付託,籌募款項不少。一九一二年胡漢民被舉任廣東省督都,網羅賢俊組織督都府,嶺南同學錢樹芬任民政司長,陳少白任外交司長,邀請鍾榮光任教育司長,他對教育革新改進,悉力籌劃,並召開全省教育會議,注重各縣地方教育,提倡社會教育,同時仍兼任嶺南學校(嶺南學堂於此年九月奉部令改為嶺南學校)校務,工作不懈,直至一九一三年八月二十五日才免去教育司長之職,改由李翰芬繼任。是時袁世凱謀改帝制,派廣東督軍龍濟光欲將革命黨一網打盡,開列出革命黨人黑名單,鍾榮光名列第五,龍濟光未幾即派兵入嶺南學校搜捕,幸而監督晏文士博士事先得到密報,匿之於宅內地窖中,又嚴拒士兵入屋搜查,是夜,鍾榮光乘美國領事館電船至沙面租界,轉乘美國艦前往香港,然後轉赴新大陸。赴美途中著有《廣東人之廣東》一書。同年冬,繼往檀香山探訪華僑,招華僑子弟回國接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