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改革和民主黨政權的失敗:《檢證安倍政權》選摘(3)

2024-09-19 05:10

? 人氣

累積政治資本和安倍色彩的諸多政策

本書的檢證,是以主題類別逐一進行,首先在序論整理出有關第二次安倍政權的時間序列變化。歷經7年8個月的第二次安倍政權,可透過安倍任期內的兩屆眾議院選舉和3屆參議院選舉,大致上區分成6個時期。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第一期,從2012年12月26日第二次安倍內閣成立開始,至2013年7月21日的參議院選舉為止。此時期的特徵是,執政黨在未擁有參議院過半席次的「分立國會」之下,以經濟政策為核心,採取「堅持安全駕駛」的方式突破困境。將由金融寬鬆、擴大國家財政支出、刺激民間投資的成長戰略所組成的安倍經濟學「三支箭」推上檯面,並表態加入TPP談判。儘管有意修改憲法第九十六條的修憲程序規定,但是在受到輿論撻伐後,實際上撤回修憲案,並在下一屆參議院選舉中獲得壓倒性的勝利。

第二期和第三期的特徵是,推出具有安倍色彩的政策,同時兩度延後增加消費稅,並贏得國會大選。安倍在2015年9月8日的自民黨總裁選舉上以無投票自動連任,顯示安倍政權在該時期的穩定性。於是,在長期政權的預測逐漸明朗化,以及在去年眾議院選舉中的勝利,確立了自民黨、安倍的雙重「一強」。

其中的第二期,到2014年12月14日的眾議院選舉為止。此時期具有安倍色彩的政策是,設置國家安全保障會議(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通過特定祕密保護法、安倍首相參拜靖國神社、內閣會議通過有限度地行使集體自衛權等等。另外,替換黨內頭號政敵石破茂,自民黨幹事長改由自由主義派的谷垣禎一擔任,決定延後一年半實施消費稅8%增加至10%後,表態解散眾議院,並贏得壓倒性的勝利。

第三期是,從2014年12月24日第三次安倍內閣成立至2016年7月10日參議院選舉為止。此時期具有安倍色彩的代表政策是,通過新安保法,還有戰後70年首相談話、TPP談判的初步協議、日韓「慰安婦」協議等一連串的政策。然後安倍表態再度延期提高消費稅,並贏得2016年參議院選舉的勝利。自民、公明、維新等「修憲勢力」,確保了在參眾兩院提出修憲案所必須的3分之2席次。

可以將上述的前三期稱作上半部,此時期安倍政權藉由以安倍經濟學為主軸的經濟政策,和增加消費稅的多次延期,來獲得更高的內閣支持率,並贏得國會大選。政權累積政治資本(political capital)後,再轉移實行具安倍色彩的政策。透過這種循環方式,達成很多政策。特別是曾引起大規模反對運動的二○一五年新安保法的制定,對第二次安倍政權而言,是最大的政治遺產。

在我們的訪談中,安倍被問及第二次政權最大的成果時,這麼說道:「果然如同我所想的就是新安保法。面對中國持續不斷的挑戰,日美同盟變得更加穩固。」

*作者為政治學者,現任一橋大學院社會學教授。本文選自《檢證安倍政權:保守與現實主義的政治》(玉山社)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