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三折新機之謎:美國對中國的科技封鎖是否失靈?

2024-09-13 10:00

? 人氣

在中國投資數十年的銀行家黃齊元便向台灣媒體強調,如同台積電,華為的發展是民營企業及高端的人才靠自己茁壯成長,絕不是政府介入或支援,所謂中國半導體「國進民退」的說法,對黃先生來說並不正確。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然而,《晶片戰爭》作者克里斯特·米勒(Christ Miller)教授便在該著作的結論中稱,華為的高速發展,是因為公司獲得中國政府的強力協助。他分析說,華為在不同發展階段分別獲得深圳地方政府、國有銀行及中央政府的支持。

《華爾街日報》的分析指出,中國給予華為的補貼高達750億美元,形式包含賦稅減免、補貼土地及國家擔保的信貸等等,規模遠遠大於多數西方國家從母國獲得的補貼。米勒說,這是因為「華為的崛起,符合中國政府的利益,因為華為搶佔了市佔率,並把自家設備嵌入世界各地的電信網路」。

新加坡國立大學的卡普里也向BBC中文解釋,華為公司確實擁有中國「高淨值」的高科技人力,是中國最具戰略意義和象徵意義的公司。他強調,華為代表了中國技術實力的前沿,因此是中國在全球經濟乃至地緣政治權力擴張的重要組成部分。

卡普表示,華為還肩負著主導中國建立本土半導體生態系統的重責大任:「儘管美國試圖阻撓,但華為仍能繼續蓬勃發展,這使其成為中國國家偶像和其他中國企業的榜樣。因此,華為將繼續獲得所需的任何國家支持。」

分析師劉佩真則說,儘管北京積極推動「新質生產力」並不惜巨資自製晶片甚至是大量對外採購半導體設備,但半導體生產要素仍掌控於美國,譬如設計及原料等等,「隨著美國總統大選的腳步逼近,未來美中兩強的摩擦僅會有增無減,美國與盟友圍堵中國半導體的規模會繼續擴大」。

無論如何,華為的新手機在硬體和軟體方面均有顯著的大躍進,特別是在相機技術、人工智慧和用戶體驗方面。這些創新使得以」狼性「軍事文化著名的華為在市場上自信滿滿地與蘋果和三星等對手競爭,甚至在一些技術上已經領先了對手。

但是,華為的發展不僅依賴於其技術實力,還受到國際市場環境和地緣政治的影響。隨著美中科技戰的加劇,各國對於科技自主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這也為華為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挑戰。未來中國半導體能否在美國制裁的天羅地網下突破,仍是全球關注的核心議題。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