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不會重演,但會以變形的方式再現!柯文哲因京華城案遭收押滿月,大概很少有人認為他是政治犯,但是台灣在戒嚴時代政治犯的經歷,如果拿來和京華城牽連眾人(不只柯文哲)的遭遇相比,其實可以驗證,當年白色恐怖的各種政治元素,和當代媒體政治混合重組後,出現的是一個極端惡質的政治環境,也是讓正常人對參與公民社會退避三舍的政治環境,結果是劣幣驅逐良幣,只有趨炎附勢者才能生存。
台灣司法單位無視無罪推定規範,檢方長期以來都是以押人取供方式辦案,這一點即使在解嚴多年後的今天,仍未見改善,就以美國紐約市長日前因收賄案遭起訴為例,美國聯邦調查局去年開始查辦,該案牽涉甚廣,從警察局長、教育單位主管到市長顧問多人辭職,但FBI及警方除了扣押相關人手機外,未收押任何一人,難道美國人比台灣人老實,不必收押就會說實話,非也,紐約市長到此刻仍不認罪,美國檢方要能讓他定罪,必須靠辦案真本事,而不是只會押人取供、未審先罰。
押人取供 只有18%民眾相信北檢
檢方辦案只會押人取供,這是台灣司法改革未能趕上民主化的腳步,但這次北檢之荒腔走板,遠不只司法改革未落實而已,其實已上綱到白色恐怖時期羅織名的地步,柯文哲遭收押的主要關鍵是檢方假定他收賄,而在沒有任何金流作為佐證的情況下,北院法官居然同意先押起來再慢慢找證據,這些都已超出常人對法治的想像;司法單位此舉一開始當然重挫柯文哲形象,但扣押一個月後,北檢東拼西湊找無金流的窘境歷歷在目,連一向修理柯文哲不遺餘力的鏡新聞民調,相信柯文哲圖利或收賄的民眾反而下降,另一家信傳媒民調,相信北檢偵察不公開的民眾竟然只有18%。換句話說,北檢不擇手段偵辦京華城案,已賠上司法的公信力。
從政治獻金查金流 比照戒嚴時期的政府查水表
強制收押羅織罪名,這無疑可以令人心生恐懼、並達到白色恐怖的效果,白色恐怖時期另一種成本較低、但同樣有威嚇效果的就是查水表,足以讓巨富商賈或小商人遠離政治、不敢妄動,北檢這一波查京華城金流,竟然查到和京華城案八干子打不到一起的政治獻金,就是現代的查水表;試問,東森集團總裁王令麟、東森電視負責人張高祥在在台北市長選舉時捐錢給黃珊珊,如何和京華城案扯上關係,畢竟到目前為止,黃珊珊都還不是京華城案的關係人,又如何將黃珊珊接受的捐款牽連到柯文哲收賄。這正是典型台語形容的「竹篙湊菜刀」,亂湊一通。
根據鏡周刊報導(北檢未否認),即使是和京華城企業關係密切的朱亞虎,曾在2020年透過7位京華城人頭共捐款210萬給民眾黨,也難謂是京華城賄款,根據鏡周刊報導(北檢也未否認),朱亞虎這筆捐款是為了感謝柯文哲親信李文宗搞定京華城560%容積率。但稍微有在追蹤京華城案的讀者看到這裡,不免要懷疑,北檢編故事就像寫壞的長篇小說,作者寫到後面已經忘記前面的情節,畢竟,北檢聲押柯文哲並獲北院同意,根據的都是認定柯市府給京華城20%的獎勵容積違法,從來就跟2017就已定案的560%容積率無關,現在只因北檢要硬套金流,連違法事實都可以說改就改,這不是印證了北檢在編故事的說法嗎?而且還可能是編得前言不對後語的爛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