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碳費制度將帶動綠色轉型的成長新動力!

2024-10-16 05:30

? 人氣

筆者認為,碳費政策不僅是對氣候變遷的積極回應,同時也積極保障台灣經濟競爭力,以實現永續發展的未來。(資料照,環境部提供)

筆者認為,碳費政策不僅是對氣候變遷的積極回應,同時也積極保障台灣經濟競爭力,以實現永續發展的未來。(資料照,環境部提供)

台灣碳費政策的推出,標誌著國家邁向淨零碳排綠色轉型的重要一步。由於過去數十年間,地球均溫明顯上升已經造成頻繁的極端氣候災難,台灣推出碳費政策不僅是對氣候變遷的積極回應,同時也積極保障台灣經濟競爭力,以實現永續發展的未來。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碳費政策讓環保與經濟跳脫對立思維

若論台灣為什麼需要碳費,除了追求環境永續遠離極端氣候威脅這一理念,制度本身也是為了修正過去溫室氣體排放過度造成的成本外部化現象,是一項非常關乎經濟的政策。

儘管在環保人士看來,為了地球,應該盡可能消除「十惡不赦」的高碳排產業,用高昂的碳定價工具向其課徵稅費;在部分激進的環保左翼眼中,碳費設計甚至不必考量到企業的成本結構是否能夠承受。

然而,推動淨零碳排不能不兼顧人們的經濟需求,即使要調和環保與經濟這兩項「對立」的目標並不容易,在碳費制度設計過程中,始終必須要讓環保與經濟跳脫對立思維,達到公共利益的平衡點。

根據環境部的規劃,台灣的碳費將自 2026 年起針對每年排放超過 2.5 萬公噸二氧化碳的企業進行徵收,涵蓋約 500 家高排放工廠。一般費率設為每公噸 300 元,並設立了優惠費率 A(50 元)與 B(100 元),允許企業透過達成行業別減量或技術標竿來享受優惠。這樣的設計旨在促進企業主動進行減碳,同時避免對產業造成過大負擔。

要減少溫室氣體,尤其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光是靠呼籲不夠,用硬性規定也不適當。碳費是以釋放價格訊號的方式,讓產業意識到淨零轉型的急迫性,有助於產業過渡到低碳經濟。除了「一般費率」之外,也有「優惠費率」等補貼減免的相關設計,用環境部長的話來說,就是有「棒子」也有「胡蘿蔔」。

從社會層面來看,碳費政策有助於減少碳排放,減輕氣候變遷對未來世代的衝擊。碳費收入可被用於推動再生能源、能源效率提升及減碳技術的研究與發展,這些對社會的長遠福祉有重大影響。減少碳排放不僅有助於保護生態環境,也有助於改善空氣品質,降低公共健康負擔,這些都是政策能帶來的積極公共利益。

對產業的正面影響與保障

環境部與碳費審議委員會在設計這套制度時,顯然考量了全球碳定價趨勢和台灣的產業競爭力。相比亞洲鄰近國家如日本與韓國,台灣的碳費政策開始較晚,雖然台灣政府研議節能減碳政策的時間與韓國相去不遠,但等到今天才審慎推出碳費政策,體現台灣政策制定者是盡可能充分調查與採納各界聲音後,才將政策定案,並未忽視產業的實際運營情況與國際競爭壓力。

此外,政策設計上的彈性調整機制也是一大亮點。優惠費率的設立允許企業有時間適應政策,減少碳費對其營運的直接衝擊。各種費率會根據實際的執行情況每兩年進行審查和調整,確保政策能適應變化的市場環境與國際局勢,這對於確保台灣在全球市場上的競爭力至關重要。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