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教育》《聽海湧》不是歷史,而是帶有杜撰編造的虛構作品

2024-11-18 05:50

? 人氣

50多年後,隨著各方研究「臺籍日本兵」歷史的進展中,柯景星的故事開始由一些研究者、作家傳述,就連龍應台也在《大江大海一九四九》中提及。卓還來的姪女在美國從這些資訊中發現柯景星的身影,確認他是卓家恩人時,親自到彰化拜訪這位已經90歲高齡的長者。此時是2010年1月,三個月後,柯景星逝世。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如果,《聽海湧》後半段的劇情是依照如此史實加以編寫,這個故事是否更加美麗動人呢?

然而,無論編劇、導演,或是出資製作的電視臺,並不打算依循真相,走溫馨感人的路線,而是另闢蹊徑,延續戰爭所導致的對立和無奈,著重強調臺籍戰俘監視員從「為國征戰」的日本人,淪成「敵國共犯」的荒謬命運,引導觀眾思索當年臺灣人深陷於「日本人」或「中國人」認同中的糾葛。

台劇《聽海湧》雖有反思殖民的意味,卻錯置了歷史加害者與受害者的位置。(公視)
台劇《聽海湧》雖有反思殖民的意味,卻錯置了歷史加害者與受害者的位置。(聽海湧官方臉書)

誠如導演孫介珩所說,「戰爭就是不同國族立場的極致化」、「當時的審判也是戰爭的延續,沒有公平的、真正的面對真相,仇恨就不會結束。」根據如此的史觀,我們因此該關注的是,一部初衷在還原歷史、釐清真相,重新校正歷史認識路徑的作品,在關鍵情節上的杜撰,無意,甚或有意中,將會製造了什麼樣的現實效應出來?

如果我們再把視野放大,更可以發現,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配合《聽海湧》的發行,規劃了「《聽海湧》與它的時代:二戰下的臺籍戰俘監視員特展」,展期從2024年9月至2025年6月。這個特展是以扎實的歷史研究為基礎,加上鮮活的策展設計所完成,偏重於史實的再現,而非《聽海湧》一般的虛構創作。但正因有「臺史博」的加持,搭配媒體的宣傳、政治人物的讚揚等,原本夾雜部分史實而改編、杜撰的戲劇,搖身一變成為「歷史真相」,甚至孫介珩導演還說「這是歷史課本上無法讀到的,幾乎是被消失的一段歷史」。直到多位研究者拿出全盤史實加以比對後,公共電視臺及導演遂坦言《聽海湧》沒有要假冒為紀錄片,它屬於「半虛構」作品,這在劇情片製作中是常見手法。

平心而論,藉由戲劇引導觀眾思索戰爭的荒謬、國族認同的複雜、平凡小人物的悲哀等,確實重要,也屬於創作者的自由,應予以尊重。而《聽海湧》的製作及拍攝,從一開始就下了很大的功夫進行考證,顯示導演及編劇等人都具有足夠的歷史研究能力,正因如此,才讓人不禁得追問,為何在最關鍵處須杜撰出「中華民國領事誣告臺籍戰俘監視員」的劇情,並掩蓋趙世平跨越半世紀才得以報恩的事實?而且,依循孫介珩導演的話來反問:若能公平的、真正的面對真相,族群仇恨或衝突不就更有機會結束嗎?

當我們在質疑《聽海湧》的「偽歷史」性質時,莫忘了《聽海湧》實際上也具有相當程度的「歷史性」,足以顯現此一戲劇創作及發行當下所要符應,乃至操弄的某種政治及社會氛圍。這才是最該辨明、洞察之處。

再者,《聽海湧》是齣意圖給大家上一堂「學校沒有教過的歷史課」的戲劇,但仔細想想,或許它最具有歷史教育意義的,應是促使我們反思何謂「歷史」(history)?在歷史敘事中,所謂的「想像」,是因為史料不足,而不得不在有限史料之外進行擬情、推理。然而《聽海湧》的情況卻非如此,因為它的想像並非史料不足,而是導演、編劇,乃至公共電視臺的特定史觀或意識形態所遂行的編造。

任何想要宣稱是「歷史」的發表,都必須通過史料證據、史實真相的檢核,絕不能摻偽假冒、遺漏掩蓋,或標示不實。這正是「歷史」與「虛構作品」(fiction)之間的分野,當我們在閱聽、欣賞任何作品時,請讓歷史歸歷史、虛構歸虛構吧!

*作者為諄筆群主筆

喜歡這篇文章嗎?

諄筆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