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性發展是重點,不談發展談補償要如何有未來?
近期論述不斷吶喊農業被犧牲。但前述也提到,農業的生產要素是土地。不斷地強調城鄉發展區、農業發展區、國土保育區在各縣市的面積占比是不對的,難道雲林的工業不強嗎?事實上,雲林不僅是農業大縣,更是「農工大縣」。工業年產值、農業年產值雙雙常居全國最高,光是麥寮的六輕工業區年產值就高達1.5兆元,佔了全台灣年度GDP的10%左右,是彰化近8,000億的兩倍不止;2023年農業更是高達936億,亦是彰化近年近的300億的三倍有餘。雲林縣長張麗善在2023年專訪提及:
我們一直在思考,農業大縣是不是也能轉型?雲林縣從事農業人口佔比是49.7%,每年農業產值高達854億,但是以平均收入來看,我們仍然是比較貧窮的縣市。
雲林縣長張麗善:九大產業園區加值農業發展青銀共享城市 2023-8-11未來城市@天下
雲林縣從事農業人口佔比是49.7%,筆者家族成員自然也是49.7%的一份子。但遇到農業只能喊補償、遇到農業就自然把人看作是弱勢,不正是台灣人對於農業想像的世代悲哀嗎?「你著愛認真讀冊,不通親像阿嬤做事(種田)這呢阿狼狽」這是過去臺灣為了工業成長犧牲農業的縮影,也是我在北港的阿嬤在世時跟我說過的話。難道我們還要重演時代悲劇、繼續無視農地破碎化與農業發展,錯過農業發展進步的機會,繼續活在過往區域計畫法下的窘境嗎?
「農業發展用地」不是「國土保育用地」,維持農地完整與產業競爭力是農業進步的關鍵──我與許多「雲林台北人」一樣,父母在工商高速成長的背景下離鄉背井,揹著雲林人的農家子弟身分在台北打拼,而我們這些雲二代則將大台北當作家鄉、將雲林當作精神故鄉。這是1970年代下臺灣快速都市化的縮影,也是過去農業被忽視與遺忘導致的身分認同悲劇。倘若硬要將農業發展當作補償式的心態,而不是讓國土計畫上路、讓農業得以進步發展,不就是在走過去錯誤的老路嗎?難道過去的虧欠可以是阻擋未來進步的理由嗎?國土法進度因一條在錯誤地方、錯誤時間、錯誤母法出現的「三十二條之一農業權入法」而遲滯。看似爭取農業權、實際葬送農業縣未來發展,望各界慎之,慎之。
*作者為逢甲大學都市計畫與空間資訊研究所生、部落客(老楊)主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