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聽說過「覺青」(Woke)這個詞嗎?沒聽過沒有關係,那麼「左膠」(hardleft)呢?都沒聽過的話,可能也能從字面上的意思看得出來其和「左派」有些關係。就英文來看,Woke 是醒來的意思,意指對社會不正義保持著警覺、覺醒,並致力於批判以及改變這樣的不正義。
舉個讀者們或許會感到親切的例子:二○二四年巴黎奧運舉行期間,台灣拳擊好手林郁婷以及另一位阿爾巴尼亞選手克莉芙(Imane Khelif),因為不公平且有造假嫌疑的性別檢測而被國際媒體推上風口浪尖,甚至是被暢銷小說《哈利波特》的作者J.K.羅琳(J.K Rowling)在推特上直指為跨性別男性,認為兩位選手沒有資格參加女性拳擊賽事。一時間推特上吵成一團,很多網民提出要「取消」J.K.羅琳,不再看她的書,更有甚者,要焚燒她的著作。林郁婷事件讓我們看到了社會對「女性」的想像過於狹隘,且反而讓性別開倒車,將女性框在了刻板印象裡。但J.K.羅琳對性別的批評事實上有著長遠歷史,其引起最多爭議的莫過於其二○二○年的推文:她回應一篇以〈有月經的人〉當作標題的文章,抨擊該文章不敢大膽說出「女人」兩個字,只敢用「有月經的人」來讓所有跨性別者不感到冒犯。
J.K.羅琳此舉引起許多人的憤慨,甚至連《哈利波特》電影版的許多演員都不同意這樣的發言,開始跟她切割。反之,也有許多人支持她,稱那些批評人士是太過覺青、左膠,凡事都要反對,認為自己在支持社會正義,但事實上在分裂社會。
J.K.羅琳的例子讓我們不禁想問,為什麼會有覺青?為什麼他們在乎社會正義?而這些覺青對社會帶來了什麼影響?
本書的作者海倫.普魯克羅斯(Helen Pluckrose)以及詹姆斯・林賽(James Lindsay)花了一整本書的篇幅解釋何謂走的極端左派的十字軍(覺青),以及這些極端左翼是如何將自己描繪成社會正義的守門人,動輒要求政治正確。且時常只因為他人的一句話,通常是某人曾說過或者做過一些被視為性別歧視、種族主義或者恐同行為,而要求社會取消某人。兩位作者將這種極左分子的興起歸咎於後現代主義的流行。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是一種二十世紀中期興起的思想運動,涵蓋哲學、文學、藝術、建築、文化批評等多個領域。其中心思想是質疑現代主義對理性、科學、進步和普遍真理的信仰。後現代主義也相信知識是權力所建構出來的,因此閱聽到的知識都是需要被解構:我們要心存懷疑,不能被以權力建構出的知識所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