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飛行員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就有志願加入法國航空勤務隊,組成「拉法葉中隊」的紀錄,後來美國尚未參加二戰時也有一群美國飛行員經由加拿大到英國參加皇家空軍,組成所謂的「老鷹中隊」參戰。可是這批加入法軍或者英軍的美軍飛行員,還是在完全由美國飛行員組成的單位中作戰,並沒有與英國或者法國的飛行員混合編制在一起行動。
同樣二戰時也有波蘭或者捷克飛行員加入英國皇家空軍,但他們同樣也都集中在完全由波蘭或者捷克飛行員組成的中隊作戰。或許確實曾有少數個別傑出的波蘭或者捷克飛行員被編到英國的中隊服務,但整體而言英國皇家空軍在二戰時並沒有由英國與波蘭或者英國與捷克混合編隊的單位存在,因此1943年成軍的中美空軍混合團絕對是歷史創舉。
當然陳納德成立中美空軍混合團的初衷,是在美國政府歐洲第一政策下不願意派遣更多美國飛行員來中國所不得已而為之的軍事需要,他認為中國飛行員能夠彌補第14航空軍參戰人力的不足。但更重要的是,陳納德又比打敗日本更為深遠的眼光,他認為透過中美空軍混合團的成立,還能在中國成立一支親美的飛行部隊,在政治上豎立美國空權外交的典範。
早期美中飛行員的相處
二戰時的中國相較於美國,是一個十分落後的國家,如果從航空工業的發展角度來看,更是落後了美國長達100年以上。因此無論是軍用還是民用航空的建設,蔣中正都十分仰賴美國的協助,此種中國單方面依賴美國援助的情勢,自然會讓部份來華的美國航空技術人員產生優越感。雙方在合作的過程中,難免會產生摩擦。
再加上國民政府早期所託非人,先是聘用了不牢靠的義大利顧問團在航空學校南昌分校訓練飛行員,並且在不淘汰任何飛行學員的情況下讓所有人畢業。這樣的安排,自然讓陳納德對抗戰初期的中國飛行員印象不佳,認為他們都是靠父母的關係或者收買義大利顧問的方式取得飛行員身份。唯一比較讓他信任的,還是早期在筧橋中央航空學校接受過美國顧問團訓練的飛行精英。
後來蘇聯飛行員來華參戰,陳納德雖然對他們與日軍作戰時的勇猛作風深感佩服,但仍認為他們相比起美國飛行員而言缺乏了靈活性與主動性。由蘇聯人帶出來的中國飛行員,同樣無法獲得陳納德接受,甚至暗中認為他們可能是莫斯科赤化中國的樣板。也因為這種對中國飛行員普遍懷疑的個性,陳納德與他的美國顧問團在中央航空學校也一度遭受過學生抵制。
例如筆者在稍早文章中提到的中央航空學校第10期畢業生周世仁,就是受到蘇聯影響,因而抵制美國顧問團的樣板。為此陳納德曾多次向蔣中正夫婦提出辭呈,但是都被蔣氏夫婦拒絕。蔣中正同樣提防蘇聯對中華民國空軍的滲透,所以從1940年起已經開始試圖向美國爭取援助。陳納德也希望藉由這個機會為中華民國空軍進行換血,將飛行員派往美國受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