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就像是蔡英文、陳水扁一樣,具有溝通對話的憲政領袖風範與氣度。甫上任半年餘,國人看到更多放話與對抗,不過悄無聲息的臺灣民主基金會執行長人事任命、試委有二名藍白陣營能高度接受的人選、授權韓國瑜參加美國總統拜登就職典禮,都隱含建立未來共識的憲政善意。
檯面上出於三黨不過半,隨時都有藍綠(國土計畫法)、藍白(憲訴法等)、綠白(考試院長周弘憲同意案)形成個案表決多數的可能,這讓各方不敢提早掀出底牌,充滿戾氣。賴清德因為個人生命經驗的因素,又更難做到。陳水扁總統在台北市長任內,就面臨議會三黨不過半,所以對於黨際對話非常嫻熟。相對來說,賴清德的台南經驗,是違憲違法不進議會接受質詢,雖然受到公懲會申誡處分的判決,但政治上是加分。這段個人經驗,可能讓他不太在意憲政架構,深信永不服輸,絕少不斷對話。
賴清德受限個人經驗 深信永不服輸絕少不斷對話
沒有人生下來就是當總統的料,但賴釋出的若干憲政善意,證明人可以超脫生命經驗,有意義地學習。新年談話看起來,賴總統除了會進行覆議、憲訴等權力制衡的工具外,「更大的民主」主要是指選舉、罷免、創制、複決。這些都還只是受限於這半年餘,賴總統大致選擇對抗的策略,但總統其實可以選擇擁抱更多真正「更大的民主」的策略。從反面來說,就是懸崖勒馬,撤回對憲法訴訟法的覆議;從正面來說,則有三種非正式/正式堆疊善意的憲政溝通策略,可供選擇。
為何憲訴法覆議不是更大的民主?
國人對憲法訴訟制度的公信力,近期來可說跌盪到谷底,除了意圖重現太陽花的藐視國會民團,動員群眾的話語之外,很少人還能繼續相信大法官公平。卓揆和賴總統提出覆議,將會是對大法官致命一擊,昭示閣揆代替大法官承擔「政治責任」,坐實了外界懷疑執政勢力政治干預憲法審判的指控。
113憲判9(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修正),是一個事前、事中、事後到延長賽,都看見程序瑕疵、技術作弊的憲法審判。事前,監察院未經院會決議,就送出聲請訴狀,大法官照審不誤,我曾在本刊這篇文章詳細分析。事中,全盤封殺的暫時處分,跟過去判解案例比起來極端不尋常;暫時處分內藏所謂「質詢權不是法律責任」的實體、本案見解。事後,除了對國會調查權變更法律意見之外,該判決多處強調憲法機關間協商程序,作為化解權限主張歧見的管道,架空了憲法第175條立法院的憲法實施程序立法權,及憲法第44條總統召集院際協商權。我們更驚見立委吳宗憲、張啟楷邀請參加傾聽被害人家屬心聲的活動時,7位被提名人共同簽名一張聲明拒絕。凡此種種,國人懷疑有一條共同的線索,在制約遙控大法官,並非無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