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就業市場隨著疫情結束變得越來越艱難了,年輕人開始將目光從民營企業轉向「公務員」。每年中國產出數以千萬計的大學畢業生,但對於許多人而言所處的經濟環境卻沒有足夠的工作機會,有些人面臨的則是「所學非所用」的尷尬境地,這樣的問題在全世界也是一個通病。
在中國,「考公」意味著仕途的開始。很多人開玩笑叫「我想進步」,這樣的表達略帶有一些政治色彩。但近幾年來,許多人不再將「考研」作為延緩就業的手段,反而認為「考公」會儘早解決經濟負擔,並且可以累積「政治資本」。可惜的是,中國開始越來越擔心留學生考公會帶來眾多難以把控的因素,其中之一就是「政治安全」。
留學生在此之前是各地政府部門招募公務員的「座上賓」時隔一年,卻今非昔比(參考:「從約聘制公務員到留學生被拒錄公務員中國官僚系統的新動作」),因為這些接受過西方思想和價值觀洗禮後的年輕人,對於以「泛國家安全化」為常態的官僚系統而言不是一個好事情,相反則更會青睞那些沒有任何留學背景的國內畢業生。這對權力系統來說是一道「政治保險」的存在。
中國也是世界上少數國家中官僚系統最為龐大的國家,同時也宣佈建立一支被認為是「高素質的政府官僚隊伍」。曾經有人統計過,在中國一個縣城裡,就有多達幾百個部門,儘管如此,不少中國民眾還是抱怨有些部門似乎並不怎麼起作用,但是,家族內有在政府任職的人在中國民間往往被認為是「體面的象徵」。
在訪談中,因為議題較為敏感且有些人是在職公務員,出於安全考慮我將這些人的個人資訊隱去。一位熟悉上海官場的觀察者郭先生對我說「不是被拒公務員而是被剔除出地方選調名單,此前連中央部委遴選都不再招募留學生了,當然也有一個特殊的例外就是「因公在海外待超過三個月」,在我看來這是「意識形態和身份生產機制的雙重收縮」的問題。郭先生也說「這就是一種身分生產,你變成了體制內的人,以往留學生至少高排名的留學生也能進入機制,如今就是把你排除掉了,機制收縮成內循環,和高考、考研完全對接,身分這樣一步步生產。
郭先生也坦言,選人用人都是有一定標準的,留學生從小在國內接受教育,但只是某一階段中存在對國內價值觀的認同,但是環境會改變人,即使能夠保持住所謂初心,再回過頭進入原來的機制裡,並不會被認同,有時還會面臨所謂一種「道德綁架」的問題。
另外一位在「考公」人數較多的四川省任職的公務員劉先生告訴我,「許多留學生品質參差不齊,加上意識形態主導的因素,讓許多部門只考慮國內院校的畢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