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十年寒窗為求官,現在社會多元,但還是很多人想當官,多的是為求官而夜鑽營;當官除了錢與權外,周邊效應就是「風光」,台南市區有座接官亭,就是清朝官員來台履新,被風光接待的地方。
接官亭位於台南中西區民權路三段巷子內,但這不是最早的設置點,最早的接官亭在祀典武廟前約百公尺的大井頭,乾隆4年(1739)蓋的,換言之這是當時的港邊,後來台江淤塞,滄海成桑田,海水後退逐漸形成帶狀的五條港,就遷至現址,建有大門、官廳、風神廟,現在的石牌坊是知府蔣元樞在乾隆41年(1777)重修風神廟時蓋的,算算也近250年歷史。
接官亭,接過那些官?清朝自康熙23年(1684)設治,共有124任知府,加上光緒13年(1887)建省,最高行政長官為巡撫,至乙未割台有三位,劉銘傳、邵友濂、唐景崧,合計有127任「長官」,不算人而算「任」,是因為知府有人複任;建省後行政重心已挪至台北,巡撫衙門就設在台北中山堂左側市警局附近,來台官員直接由淡水港進出,台南接官亭不再扮演送往迎來角色。
知府是從四品,算中階官員,巡撫是從二品或正二品,才算方面大員;這些來台「長官」,沒有一位是台灣人,知府中以漢人居多,很多是科考出身,少數是入旗的滿人,或原居東北的漢人被編入「漢軍」,甚至還有位是正藍旗蒙古人白扥渾布,在道光年間調任福建,歷任福州、漳州、興化知府,後也兼署台灣府,擔任知府,
因為只兼署一年,所以不知道有沒有來過台灣。
康熙22年(1683)施琅在澎湖海戰取得關鍵性勝利,鄭克塽降清,結束明鄭在台灣22年的統治,隔年首任知府蔣毓英來台履新,似乎幹得不錯,興義學,改建明鄭時期已有的孔廟為台灣府學,成了「全臺首學」,也捐自己俸銀整修鷲嶺的玄天上帝廟,也就是現在民權路的北極殿,離任時,台民依依不捨,刻碑《臺灣郡侯蔣公去思碑記》紀念,在北極殿後面也蓋了「蔣公祠」。
台灣領導人中很多「蔣公」,蔣果真是大姓,清朝期間台灣知府就有三位姓蔣,除蔣毓英外,還有蔣允焄(焄讀做勳)和蔣元樞。
蔣允焄是進士出身,乾隆28年(1763)到任,任內春夏颱風雨季,豪雨成災,尤其洲仔尾一帶更是災情慘重,洲仔尾是現在永康區,也是鄭成功父子塋葬的地方;他捐俸修堤治水,並立《新建塭岸橋碑記》以記始末,因治績顯著,隔年升任台灣道,所謂「道」是福建省政府的派出機關,以督導知府衙門,蔣允焄擔任臺灣兵備道後,回到洲仔尾看到堤岸又塌,橋梁損毀,於是再度修堤,民眾感念稱「蔣公堤」,立《蔣公堤功德碑記》記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