闕志克觀點:中國突破地理枷鎖的方略

2025-01-20 07:00

? 人氣

但泰國克拉地橋這條運輸線仍需穿越整個中南半島的陸運跋涉。為求縮短其間陸運距離,中國與緬甸合作打造全長1700公里,包含公路、鐵路、海港和經濟特區的中緬經濟走廊。這個走廊可連接中國的成都、重慶、昆明和緬甸的曼德勒、仰光、皎漂深水港及其特區,讓中國貨物得以經由孟加拉灣和印度洋直接出入。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最後,為了進一步打通中國大西北與中東和非洲的運輸管道,中國與巴基斯坦合作打造中巴經濟走廊,全長3000公里,包括公路、鐵路、港口、機場、發電廠、輸氣管的建設,連接新疆喀什地區與巴基斯坦的瓜達爾深水港,讓中國繞過印度,直通阿拉伯海。此計畫估計總投資約460億美元,咸認為「一帶一路」的樞紐和旗艦項目。

為了打破大西部因位處東亞大陸中心、海運不便的地理枷鎖,中國運用其雄厚的國家資本與基建產業實力,與鄰國合作規劃互惠互利的大型基礎建設項目,並藉以為中國自己開發出可行的替代海運路線。這樣的手法,既實際可行,也自利利人,更是與美國當年協助巴拿馬建造巴拿馬運河的本質相仿。只是,冷戰結束後美國獨霸太久,習於單邊主義,似乎忘了與鄰國共存共榮的好處和必要性,川普2.0可能更變本加厲,令人不敢有任何期待。

*作者為清大資工系合聘教授。本文原刊《奔騰思潮》,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