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主政體下的決策者:《夢遊者》選摘(3)

2015-08-31 05:00

? 人氣

威廉二世
威廉二世

威廉二世是最具爭議

威廉二世是最具爭議的一位,他在德國高層中的權力也是後人爭論的焦點。德皇即位時確實有意讓自己成為外交政策的主導者:「外交部?我就是外交部!」「我是德國政策的唯一決定者!」他在一封寫給威爾斯王子(也就是未來的愛德華七世)的信中如是說,「我走到哪裡,我的王國就追隨我到哪裡」。威廉二世對大使的任命十分感興趣,常常無視首相和外交部的建議,一意孤行。與其他兩位君主相比,他更將君主之間的會晤和通信視為帝國之間溝通的一部分,他認為這種獨特的外交手段對國家利益有好處。就像尼古拉二世,威廉二世(尤其是在他早年執政時期)經常以自己的「偏好」避開相關部會大臣的建議,藉由助長派系之爭以破壞統一政府的形成,並且經常沒有告知相關部會首長就提出一些主張,有時這些主張還與現行的政策相矛盾。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就是這些作為以不具權威的身分提出未經認可的觀點,德皇因而招致眾人和歷史學者痛斥。不難想像,德皇對國內外政治議題的私人探討(電報、信件、提議、對話、採訪和演講)當中不乏一些古怪的論調和內容。這些獨特的想法十分引人注目,在他執政的三十年,可以說一直在演講、寫信、發電報、寫文章和進行批評,當中大部分內容為後世保留下來。其中有些意見既乏善可陳且不合時宜,這裡舉兩個例子,都與美國有關。一九○六年四月四日,威廉二世應邀到柏林的美國大使館作客,與東道主愉快交談過程中,德皇提到,為德國迅速成長的人口提供居住空間的必要性。他對大使說,他就職時的德國人口大約四千萬,現在應該成長到大約六千萬人。這本是好事,但他認為糧食問題是接下來二十年比較棘手的問題。此外,法國大部分地區出現人口不足的情況,需要進一步的發展人口,或許應當詢問法國政府是否介意將他們的領土向西邊縮小一點,來接納德國過剩的人口。這些愚蠢的言談(我們只能將它視為笑話)被一位參與談話的大使館職員記錄下來,並裝入外交信件袋寄回華盛頓。另一個例子是發生在一九○八年十一月,當時外界傳聞美國和日本可能開戰,德皇獲悉後激動萬分,他正想討好美國人,於是十萬火急的致信羅斯福總統─這次是十分嚴肅的正式外交書信,表示願意派遣一支普魯士軍隊,駐紮在加利福尼亞海岸。

德皇的想法層出不窮,他先是對這些想法有三分鐘的熱度,每當厭惡或是受挫,又棄之如敝屣。也許這星期他對俄國沙皇氣憤不已,但一週後,這種態度可能又一百八十度大轉變。對他來說,聯盟的計畫總是無窮無盡:與俄國和法國結盟,共同對抗日本和英國;與俄國、英國和法國結盟,共同對抗美國;與中國和美國結盟,共同對抗日本以及德奧義三帝國;或__是與日本和美國結盟對抗《英法協約》國︙︙一八九六年秋,當英德兩國關係在川斯瓦問題出現後降至冰點,德皇提議與法國和俄國達成同盟以實現共同防禦;就在同一時間,他又突發奇想,試圖放棄東非之外德國所有的殖民地,以消解與英國之間的潛在衝突。到了一八九七年春,威廉二世又捨棄這個想法,轉而認為德國應當與法國尋求親密關係。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