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風力機零組件部分:你應該不知道,下面這一張表,不是全部的東西,臺灣都做的出來。外國也未必要把技術移轉給你來做。就算人家把技術給你,臺灣做出來的東西,也未必可以通過驗證而可被採納。挑戰還在前頭!
海事工程方面:你也應該不知道,在這一張圖的海事工程部分,有很多還必須依靠政府額外的預算(如前瞻基礎建設)支應。你也應該也不知道,國內的相關船隻,非常欠缺,不然怎麼會老是需要依靠之前新聞提到的印尼船(影/離岸風電工作船故障遇大浪傾斜巡防艇破浪救援| 社會萬象| 社會 ...2018年9月9日)、馬來西亞船,甚至是大陸船!
民進黨立法委員葉宜津,在2018年5月31日的立法院經濟委員會針對離岸風電國產化的質詢,痛批經濟部長的發言記錄,就可以知道推動國產化的問題。簡單的說,就是最後是不是 額外的錢也沒多買到什麼的pay for nothing的狀態呢?簽了一堆MOU,又如何?
但這麼做又發生一個問題,台灣雖然在造艦和鋼構上有技術和產能,但這些產業卻從未涉獵離岸風電的領域,很多事情都要從頭學起。例如計劃中要求在2023年開始生產的「海纜」,在台灣根本就沒有具經驗的廠商,5年內要怎麼從無到有,又能兼顧終端的品質,在現在的政策之下,就是這些遴選而出的開發商需要傷腦筋的事情,不論是注資、人才培養,甚至是引入國外廠商的技術合作,都是在台開發商的直接支出。
本文老是提到好像通通都是外國廠商出錢,臺灣人都不出一毛錢。問題在,這還是臺灣人要出錢的,未來將透過「電價」轉嫁全民負擔!
果然本文有SENSE提到,「在台灣根本就沒有具經驗的廠商,5年內要怎麼從無到有」。你以為臺灣會怎麼樣從無到有?到底是瞬間製造成立大幅提昇?還是直接拿外國製造的東西來貼牌呢?
又或是人力的部分,例如相關部會沿著在地化神主牌向上揣摩過程中產生的「船員在地化」,遇到前期台灣毫無可用人員,而讓實習生上船由合格作業員邊工作邊教,甚至因為船內夜宿空間不足而得派小艇朝九晚五接送等等,都是額外的成本支出,甚至還要擔負速成實習生在未來不堪大用的隱憂。
近來開發商的確進行了大量的訓練,但短期間內,這些船員,到底能夠支援的是「雞肋」的業務,還是「核心」的業務,是有疑慮的。
你也應該不知道,若送了不合格的船員到海上施工,萬一出事故了,保險業會不理賠的。故未來臺灣人在這一塊「核心的大餅」內,可以分到多少,你確定嗎?
不僅如此,這批開發商最初也是受到躉購的價格吸引,在遴選過程中包辦原本應由政府執行的「環評研究任務」,內容從地質探勘、海洋生態影響、水下文化資產等等花錢又費工的專業研究,而且是每個風場各自做,一個風場有兩個開發商就各做一次。最後,他們還要負上完工、在2021年前後開始商轉的時間壓力,如果延遲了,晚多久就罰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