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風電外商2015年就到台灣會遇到什麼事?這是一個假設性的問題,但這個假設性問題可以讓我們理解躉購費率的來龍去脈,以及現在離岸風電產業遇到什麼瓶頸。
2015年那一年是馬英九總統執政,也是離岸風電躉購制度推行的第五年,費率是5.7元。而這一年還增加了一個新的制度,就是俗稱前高後低的兩階段費率(前十年7塊多,後十年3塊多)。兩階段費率可以讓開發商在初期比較快回收成本,並能增加銀行融資的意願。這對離岸風電產業剛剛要起步的台灣,在一切百廢待舉的狀況下,是一個適當的制度。
國民黨政府希望用躉購、兩階段等等條件,吸引離岸風電國內外廠商前來投資。不過,除了上緯在苗栗外海啟動兩隻示範風機的工程之外,國民黨執政期間離岸風電沒有任何顯著的進展。而2016年的費率一樣維持5.7元,接著,換蔡英文總統上場。
民進黨執政一開始,雖然費率一樣是5.7元,但由於設定了明確的2025綠能20%佔比的能源轉型政策,沃旭馬上插旗台灣。到了2017年,費率成為6塊錢,這時候CIP也來了。接著我們就看到,離岸風電重要開發商聚集在台灣的景象。各家開發商的風場陸續通過環評,時序已來到2018年。2018年的躉購費率,就是我們熟知的5.8塊。
台灣的電網條件沒辦法讓所有的風場一口氣都併網進來。所以,要先透過遴選的方式,決定在2025年之前,誰可以分配到電網,分配到多少容量,併網的先後順序等等。遴選的標準之一,就是針對各家風電商國產化承諾來進行評比。
2018年,經濟部首先完成風場倂網遴選,獲得遴選的風場與台電簽訂購售電合約,就可以用躉購費率售電。在2018年,經濟部也推出了競標制度。在競標制度底下,沃旭和海龍團隊針對2025年以後併網的風場,開出了2塊多的破盤價。
穩定的費率和明確的能源轉型框架,吸引到國際大廠前來投資,可在外國直接投資FID上產生「錢進來」的效果。而總體來說,透過初期躉購制度建構軟硬體基礎建設,帶動產業鏈發展,很快地在2025年就能看到風電價格大幅下降。離岸風電是生產大規模平價清潔電力的重要選項,能源轉型的第一步,民進黨政府是成功的。
不過,在去年2018年年底,卻出現了一些變化。
2018年底所預告的2019年費率,降到了5.1元,這是台灣有躉購制度以來最低的價格。而且,又取消了延續自國民黨政府的兩階段制度。然後,又發明了3600小時發電的總量管制。風電商如果發太多電,多發的電會以1塊多的價格來收購。
除了費率及收購框架大幅調整,接下來,開發商遇到地方政府複審同意函卡關,而中央地方互踢皮球的局面,導致趕在去年拿到5.8費率的希望也泡湯。而整個能源轉型政策又受到以核養綠公投的衝擊,產生了一些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