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的學歷絕對不是邁向成功的特效通行證。這個說法適用於各地、各時代,不論是台灣的「六年級生」、香港的「九○後」,大陸文革後的「七七、七八級生」,或是任何其他地區或年代的人。
說到底,學位只不過提供一種資格證明,初時有可能得到面試的機會,但是並不能確保持有學位者找到稱心職業,獲得高薪,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科技、人社界大有成就的專家,有許多並非出身知名學府。許多人竭力追求而終於獲得的名牌大學學位,其實際效用僅在於作為事業起步時的一塊敲門磚,而不可能終身持續受用(sustain)。
據我數十年的經歷所見,中學成績優異者進了大學後並不一定繼續名列前茅;大學時代的優等生,往往不一定最成功,在職場上也不一定是競爭力最強的從業者;名校畢業的博士也未必是優秀的研究人才或傑出的教師。同理,在大學裡任職,持有名校博士學位者未必是優秀教授或有成就的研究員。
有一位中年政府官員在私人網頁上自我介紹,開宗明義誇耀自己高中、大學時成績優良,曾讀過多所名校,卻沒有提到其他成就。讀到這裡,不禁猜想他可能事業不順。果然,此人潦倒,只能生活在過去,沉湎於回憶當年的學歷!類似的現象不是常存在我們的身邊嗎?所以,並非學位對個人有用處。只有具清晰目標的人,選修經過嚴格審視的學程,才能見著學位的價值。
社會競爭激烈,大家憑真本領獲取酬勞,很難靠學位資格坐享功成。有人終於在認清這點後感到苦惱,那是因為他們生活在學位萬能的幻覺之中,自以為理當享有某些權利。
為了羅致人才,專業招聘人員往往要求了解求職者多方面的潛質。在職場上,在專業領域裡,要取得佼佼業績,依賴名校學位,反而限制一個人發揮才能和創造力,甚至最終害了自己。
然則在學位之外,若要事業成功、生活幸福,還需要什麼呢?上世紀末、本世紀初成功的企業家和具有遠見卓識的各界人士,不勝枚舉。這些人都具有成功必需的特質:嚴格自律、全心投入,有理想、有動力,有決心和毅力,能夠堅持不懈,終於成就一番事業。
當然,出類拔萃者往往得益於適合的社會環境。不妨看看迄今獲得諾貝爾物理獎與化學獎的八位華人科學家。現代西方國家自由開放的高等教育和研究環境,是他們成功的重要條件。
我也確知,包括一些華裔在內的不少諾貝爾獎得獎者,在學生年代並不名列前茅。至於一九八七年化學獎得主佩德森(Charles Pedersen)、一九八八年醫學獎得主伊利昂(Gertrude Elion)、二○○○年物理獎得主葛爾比、二○○二年化學獎得主田中耕一、至今唯一的華人醫學獎—二○一五年得獎者屠呦呦,甚至都沒有博士學位,卻無損世人對他們科技成就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