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位專文:學位少有用,成功靠努力

2016-08-02 06:25

? 人氣

據作者數十年的經歷,發現中學成績優異者進了大學後並不一定繼續名列前茅;大學時代的優等生,往往不一定最成功,在職場上也不一定是競爭力最強的從業者。(顏麟宇攝)

據作者數十年的經歷,發現中學成績優異者進了大學後並不一定繼續名列前茅;大學時代的優等生,往往不一定最成功,在職場上也不一定是競爭力最強的從業者。(顏麟宇攝)

社會發展離不開教育,理想的教育,可以昇華個人,理清思緒。教育本來就是學習的過程,因為連孔子也非生而知之,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所以,除非大學可以弘道,而非以道弘人,用來妝點門面,甚至譁眾取寵,否則就不成大學。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教育卻不一定跟大學有關。如前章指出,學位泛濫的社會,走火入魔,可能充滿了不少的博土與學土。上海發展快速,居留許可不易得。二○一五年七月一日,為了支持科創建設,上海實施外國人才口岸簽證,以便工作居留。近聞外地人取得此證的先決條件是具備高科技、高學歷。

這也許算是擁有博士學位的好處,但是,按照這個方法,如果毛澤東和蔣介石生在今天,都將不得其門而入。當然像屠呦呦這樣的醫學科學家也會被擋在上海的門外。

由於重視教育的傳統,全球華人看重學位,少有例外,有時候還深信愈多愈好。重視教育值得誇耀,重視學位卻可能走入偏鋒。只求表面功夫,不但成就不了事業,反而虛擲光陰。為什麼呢?

我不能說學歷無用,但是可以確切地說,由於教研不合一的學習過程太多,許多大學授予的課程要不是可以經由自學得到,就是完全沒有學習的價值。浪費在這種課程上的精力,遠不如藉著實踐入世,求得真材學識。依我看,不少組成學位的大學或研究所課程並不值得浪費精力。

20160701-SMG0045-011-2016年大學指考登場-考試開始。(顏麟宇攝).jpg
2016年大學指考,學生考前狀態。(顏麟宇攝)

學位不等於學識

理想大學頒發的學位應該等同學識,但是在目前教育體制下進行的高教,無法做到將學位與學識劃上等號,此所以社會上有無數各行各業的出眾人物,完全不須要藉著學位為他們的表現撐腰。

如此並不存在的理想大學,為高等教育留下很大的改進空間。另一方面,大眾之所以看重學位,只因為那是一個方便的權宜之計,在難辨學識的普羅大眾眼中,學位仍有短暫的用處。

由於社會有求得學位的壓力,所以大學樂於勉強擠出各式學位,甚至創造出不少嘆為觀止的學程、學分以回應需求。這多少跟兩岸大學課業訂得繁瑣、沉重有關。因為很少有人願意自我審視並修訂裁減低效(low utility)的學程,只要得到學位,好像並不在乎課程的內容有些什麼用處。不少人求取學位,只不過盲目跟著別人的步伐,順應潮流,研究所更可能只是個隨波逐流的臨時避風港。

最近有報導指出,大陸培養的博士人數已超越美國,成為全球博士最多的國家。然則中國的科學技術實力、人文社科研究等,是否因此即可居世界前列?博士人數短期內躍居世界之冠,或許只是為華人社會崇尚頭銜之風氣再次提供的一個例證而已。

有學位沒學識者,令人扼腕,卻到處可見。

有些成功人士確實曾經就讀知名中學、大學,所受的培育薰陶或許對後來的事業發展有所助益,也可能即使這些人不曾就讀那些知名的中學、大學,日後仍然會功成名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